【编者按】2017年可以说是网贷行业的合规元年,合规成为这一年网贷行业发展的主基调,这一年监管不断加码、平台数量也呈不断下降趋势。进入2018年,网
2017年可以说是网贷行业的“合规元年”,合规成为这一年网贷行业发展的主基调,这一年监管不断加码、平台数量也呈不断下降趋势。进入2018年,网贷行业的工作重心也将完全围绕合规备案开展,自去年12月8日,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专项整治整改验收通知》以来,深圳、厦门、福建、新疆等多地区已下发网贷行业《整改验收通知》,这意味着网贷平台备案进入最后的实操冲刺阶段。
备案不仅仅只是营业许可证,更是新的“起点”
2018年,完成备案已成为目前所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第一要务。从本质上看,备案其实就是一个监管牌照和资质证明,相当于一个店面获得了营业许可证,你可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开店了,其本身并不具备任何优势。但备案不能仅仅是谈备案本身,需要结合现象谈本质,网贷发展十年间一直无法摆脱负面的标签,然而伴随备案机制的设立,网贷平台将走上正轨的道路,备案制度完善了网贷行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从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到具体的行为监管,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机制,特别是近两年的专项整治,网贷人的合规意识极大增强,投资人的风险观念也得到强化,备案制有利于网贷平台按照监管政策规范前行。同时,备案也将成为网贷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
“平台完成备案登记的一小步,也将是P2P行业规范发展一大步”,在行业合规整改的格局之下,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视野去窥探整个网贷行业发展,备案作为网贷行业发展中的一个环节,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合规备案的平台不仅可以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且备案登记可以更好地保护投资人、借款人以及P2P企业自身的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平台完成备案将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
行业加速洗牌,备案将成不合规平台的“终点”
按照2017年12月出台的《整改验收通知》(57号文),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对于积极配合整改验收工作但最终没有通过备案的机构,或引导其逐步清退业务、退出市场,或整合相关部门及资源,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并购重组。对于一部分不合规的P2P平台来说,6月的网贷备案大限将成为它们不得不面对的“终点”。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8年1月,停业转型的P2P平台有49家,问题平台(含跑路、提现困难、警方介入等情况)为24家,合计已达73家,较上月增加了一倍,同时也是近一年以来,单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最多的一个月。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存管作为平台合规备案的关键性指标,截至目前,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仅为661家,占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36.2%,在全国P2P整改和备案工作明显提速的同时,备案大限也将至,此时,留给平台的时间并不多了。
从目前各地监管部门出台的备案管理办法来看,无论银行存管、三级等保、审计报告还是法律意见书等,完成合规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一些本就不规范及合规意愿不高的网贷平台,将会选择在监管部门正式出手前先行停业。从当前网贷行业的发展及监管趋势来看,或将有1/2的网贷平台无法通过备案,未来4个月停业、转型等问题平台将呈直线上升趋势,备案也将成为行业合规发展的分水岭及部分不合规平台发展的最“终点”。所以,节后有投资需求的朋友,需从多个维度审视、考察网贷平台,避免合规备案的关键时期踩雷。
拥抱合规,着眼未来
在网贷行业拉开了抢食市场份额大战的前夕,一个优质的网贷平台,不会为了备案而备案,而是要为了实现平台日后更好的发展,推动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准确把握各方面机遇的情况下顺势而为,以应对新的竞争格局。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