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就在昨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制定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P2P网贷》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正式开始向会员单位征求意见。
就在昨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制定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P2P网贷》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正式开始向会员单位征求意见。业界认为,这可能是P2P行业即将进入“下半场”的一个重要标志。
据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6年1月至7月P2P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达10252.58亿元,同比增长2.68倍,P2P行业依然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于大多数理性投资者而言,P2P仍然是除银行理财、股票、债券、期货及股权投资之外的一种优秀投资渠道,而对公司、城市居民来说,P2P平台也满足了其对资金的短期需求。
但纵观整个互联网发展史,多数依靠早期移动互联网用户激增而获得的人口红利式的发展模式都已逐步淡出历史舞台,高技术壁垒、垂直化、精细化的发展模式逐渐走上前台,作为支持次级客户及小微企业方面的金融创新模式——P2P,也正在经历这一阶段。
在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P2P行业依靠补贴来吸引用户的模式正在被市场所淘汰,此前粗放化、高成本的人口红利发展阶段即将成为历史,垂直化、细分化的发展模式将成为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农业金融、医疗金融、小额金融等,已经代替车贷、房贷、企业贷,成为P2P行业的开路先锋。
其中农业金融尤为引人关注。近1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
因为种种原因,农民办理银行贷款或者信用卡透支非常麻烦。而种植业、养殖业从投资到收获有一个周期,对贷款又有强烈的需求。需求强烈但供给不足的结果是农村高利贷盛行,年利率60%是常态,甚至100%以上也存在。
业内人士指出,农村金融缺失的原因并非贷款风险大,收益低;而是农村太分散,交通不便、存贷款数额小,银行网点进驻成本高。但金融互联网化恰恰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继两会政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直指普惠金融惠及的最大的三农领域,着重提及“互联网金融支农扶贫创新和实践”。
但目前的P2P平台却很少做农村业务。“农村千差万别,大量资产无法有效获取。”广州某家P2P总经理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做农业金融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信贷调查人员的吃住、人工成本都要比其他项目高很多。”
对此,专注农村用户和农业企业的沐金农CEO王曾表示,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三农金融,但三农互金也面临着传统三农金融参与主体不足、三农资产的风险识别和定价以及三农资产的大规模获取等三大问题,唯有做好“五化”,即移动化、流程化、便捷化、智能化、场景化才是三农金融的破局之道。
据悉,沐金农是行业内第一批专注农村地区、农业金融的P2P平台。王曾介绍,公司的第一单融资就是为黑龙江农户张先生贷款300万元,年化利率为15%,主要的流程包括确权,经过土地经营权抵押、对土地权属关系进行确认,然后确认土地的变现能力,在风控方面首先要看第一还款来源,按照其经营方式通过研究判断其还款能力。针对农村地域广阔,调查不便的问题,沐金农还会选择当地的一些运营商合作,他们有一定人脉,可以介绍客户,同时了解当地个人的信用状况等信息,并且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在王曾看来,沐金农做的不只是P2P或农业金融,历经农村变革的他深刻的认识到,农村经济最大的痛点,是农村的钱一直流向城市。他想顺应一代农民工的回乡潮,通过P2P的方式,把城市多余的钱引导到农村去。如果借助这种形式做实事的话,P2P将真正回归它的本源——农民的银行家。
而现在,专注于深耕三农产业链,利用产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从三农产业的原材料到成品再到消费者全方位梳理、跟踪、把控,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多流合一,以技术驱动发展,根植于三农领域的垂直互联网金融平台沐金农,正走在快速发展的路上。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