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有媒体报道商务部直属机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正在酝酿制定《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以下简称《认证标准》)。
近日,有媒体报道商务部直属机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正在酝酿制定《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以下简称《认证标准》)。有消息人士称,目前该《认证标准》制定课题组已经调研了银客网等多家国内大型互联网机构,相应条款基本制定完毕,计划年底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于明年正式推广。
据了解,商务部研究院牵头制定《认证标准》相关条款,评级认证工作则由商务部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操作,是商务部相关部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次探索。
作为业内资深人士,银客网总裁林恩民表达了对《认证标准》的欢迎与期待。他谈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客观性、独立性的良性评价体系,可避免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这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赢得投资人的信赖。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商务部研究院酝酿制定的《认证标准》,正是想借助自身在企业信用评级方面的操作经验,扭转国内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乱象。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认证标准》将会创造某些差异化的信用评级方式。譬如,或将引入前十大借款人待收资金占比、贷款地域集中度、投资标的的期限分布、待收资金增速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而所有按照《认证标准》评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还将通过第三方合作平台——互联网金融信息查询系统进行公示。
“下一步将是年底前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查询系统主任、《认证标准》制定课题组副组长徐洲介绍到,该《认证标准》由商务部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的标杆企业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编制完成。希望通过信用评级与认证达标建设规范互联网理财平台的行为,以信用评级与认证结果为投资者选择提供客观参照,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国内首个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的“国家级”标准,这与2015年7月份,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支持具备资质的信用中介组织开展互联网企业信用评级,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是一脉相承的,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评级机构的监管正在逼近。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