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日,针对此前备受质疑的流量偷跑问题,中国移动官方进行了否认。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应站出来自证清白。
昨日,针对此前备受质疑的流量偷跑问题,中国移动官方进行了否认。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应站出来自证清白。
本月初,三大运营商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政策,开通后,套餐内的流量当月内用不完,可以转存至次月优先使用。这项政策推出已经快一个月,却有很多用户吐槽流量消耗速度比以前快很多。有消费者反映,9天用完了以前30天的量,并提出“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电信计量确实有问题”的质疑。
对此,中国移动昨日发微博称,移动的计费系统一贯有着严格的检查校验机制,并通过了各级主管部门和独立第三方的不断检查测试,并不会让流量跑得快;此外,还做出“计费误差,双倍返还”的承诺。不过截至发稿,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还没有站出来澄清。
业内人士认为,出现流量走得更快的原因主要来自消费习惯、网速提高以及手机应用等三方面,运营商主观过错的可能性较低,但无论是不是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统计数据,或是消费者安装的软件“偷流量”,运营商都应该站出来自证清白。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运营商的流量消耗查询并不透明,查询结果会有移动数据流量上网总时长,并逐条显示上网的起始时间、通信地点、上网方式、使用流量,但是流量究竟是刷朋友圈、看新闻还是看影视剧用的并不会显示。通信专家项立刚指出,运营商应该利用技术手段,让用户有更好的知情权,可以查询、提醒、设置管理自己的流量即时使用情况。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