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果粉丢了手机本就揪心,谁知又被各种诈骗短信、邮件、电话“狂轰滥炸”,一不小心就中招。
果粉丢了手机本就揪心,谁知又被各种诈骗短信、邮件、电话“狂轰滥炸”,一不小心就中招。近日,记者接到多位市民报料称自己在iPhone丢失后惨遭电信诈骗,还被钓鱼网站骗走Apple ID及密码,进行刷机后二次销售。记者整理三类常见诈骗手段,帮助市民擦亮眼睛。
假冒苹果客服诈骗
犯罪分子先是通过盗取、非法收购等方式拿到失主的iPhone手机,然后利用失主设置的iPhone丢失模式,在锁定界面获取到失主的手机号码,通过网络改号软件模仿苹果官方客服电话,假冒客服对失主进行诱骗,获取到失主的Apple ID 及密码。
短信+钓鱼网址诈骗
在拿到失主手机获取到手机号码后,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模仿苹果官方号码,对失主发送一条“尊敬的用户您好,您丢失的ID(××××@qq.com)设备正在售后申请换机,如是本人遗失请登录……”的短信,其中预留的网址是犯罪分子设计的钓鱼网址,当用户误以为是苹果官网进行登录后,输入的Apple ID和密码就会被犯罪分子所获取。
邮件+钓鱼网址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苹果官方邮箱发送带有钓鱼网址的诈骗邮件和第二种短信+钓鱼网址作案方式大同小异。失主在打开邮件中的钓鱼网址登录Apple ID、密码后同样会被犯罪分子窃取Apple ID 和密码。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