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金所张文良:普惠金融时代,银行不能缺席

2015-10-26 16:48:48 | 作者: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2015年将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并多次提及鼓励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5年将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并多次提及鼓励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而互联网金融最近最多次的被公众与专家定调为“普惠金融”的重要方式与渠道之一,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普惠金融。

  

 

  对于此种种提法,应该都将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属性表达出来了,但未来,互联网金融应该承载的不仅仅是“普惠”二字了,它将呈现金融的诸多属性,同时实现金融在支付、价值体现、延伸工具等各方面进一步演变,它将进一步改变人类活动在金融方面的属性。所以,我们一定要看打互联网金融对社会发展积极的一面,并引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P2P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鲜明代表,它在当下实现的正是“普惠”的要义,因为国情的不同,其实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缺乏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下,P2P平台必须具有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

  能力,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或者是一个信息渠道,如果我们过早的促其成为一个信息平台,将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效果。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增速逐渐放缓,实体经济颓弱,原本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数据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速下滑,发展实体经济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实体经济目前最缺少的就是资金支持。对此,银行应该有更多的实力与发言权。但残酷的现实是无论怎么取消存贷比,释放更多流动性,仍然有90%的中小企业无法直接在银行获得资金支持,根本原因就是对风险的畏惧,这不仅仅是因为放贷的钱都是存款人而不是银行自己的。不过另一个角度看:很多银行年终报告出来都说日赚1亿或者更多的,一年下来也赚出个惊人数字了,所以银行自己还是有很多资金的;然而,尽管每年都在累积增加庞大的风险拨备,对于创新与风险,银行仍然会选择放弃业务;因为每个人都不愿意因为自己经手的业务出现风险,那样会丢掉饭碗或者影响一个团队的收益与前途;这是体制之病。如要支持创新、支持三农,如何才能让风险归于最低?破除体系枷锁之外,还要将银行自身与行业结合,当下我们也可以说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结合,这不仅仅是银行自己搞一个P2P平台那么简单,未来如果细分行业的P2P平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遍地开花的话,那P2P与传统银行的结合将势在必行。

  

 

  分析原因如下:

  1、传统金融人才在加速向互联网金融渗透,人才基因越来越近;风控模式都逐渐显现出传统金融的要素;这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基础;

  2、互联网金融实现的金融方式,不断冲击着传统银行,一些模式在加剧银行传统业务的分流,争抢银行收益来源;银行如不与互联网金融进行资源整合,将会断送国民经济命脉的地位;因为互联网金融能做小企业就一定能做大企业,相反银行却难以实现得那么充分;

  3、如今的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的交易以及互联网的金融,都存在这税政跟不上节拍的现实,政策要求P2P与银行结合,布局未来互联网上投资收益的税收基础,通过控制资金沉淀点与停留点,来实现对互联网税源的控制;银行是实现其目的的最佳选择;

  4、未来全民授信的信息基础离不开互联网金融的补充;P2P实现草根创业者或者是中小微企业的创业经营支持,其信息体系可以形成一个庞大数据库,只有发生才有历史才有数据,P2P是这样为这个信息对接提供发生基础的重要通道;

  5、互联网金融实质还是金融,脱离金融实质诚然也不现实。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控制,是对国家经济的核心把手,随着互联网及互联网金融的极大进步,互联网金融势必对国民经济起到影响,如不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充分的把控,金融体系将会分化,不具备整体感,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对互联网金融把控将成为国家政策之一,如果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充分结合,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囿于一定范畴之内,国家对其把控将才会较为容易。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结合有着必要性和基础,而当下,银行托管也已提上日程,但若要实现“普惠”对基础实业起到推动作用,银行的系统开发实现取代第三方支付的功能,既让P2P平台发展受控,又可以让传统银行不受到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威胁,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银行足够强大的电脑技术中心,开发几套程序可以说是毛毛雨,关键是国家的政策导向与定位。

  互联网金融如风筝,金融实质如丝线。放飞风筝才有风景,但适度牵制才能不脱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不能缺席,借助银行结合互金力量,构建强国图画。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