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APP“燃健身”被爆为追求业绩默许“刷单”造假

2015-09-25 11:46:30 | 作者: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互联网思维、O2O和互联网+,这三个词在许多人看来,不仅代表着潮流,更代表着投资和机会。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互联网思维、O2O和互联网+,这三个词在许多人看来,不仅代表着潮流,更代表着投资和机会。健身app这片蓝海,在2015年被众多创业者瞄准,其中有APP提供免费课程、制定计划,让使用者可以在家中轻松锻炼的,也有类似于“初炼”、“燃健身”这样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搭建平台,让消费者与线下场馆和健身教练直接对接。

  然而就在近日,北京瑜伽舍的创始人刘志毅发布长文,指责“燃健身”以“刷单”为由,扣押其22万元钱款,刘志毅说,其售卖课程的模式是被“燃健身”默认的,一位工作人员曾告诉他,“燃健身”需要更加漂亮的数据来吸引二轮投资。但是燃健身对此予以否认。刷单门背后凸显多少行业问题?

  燃健身由美丽说前副总裁王浩在2015年年初创办,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拥有3000多家线下场馆加入。通俗的解释其运营模式,就是燃健身吸引各类实体健身场馆加入平台,会员在APP上选择符合他们要求的场馆和课程,付费后,前往相应的场馆上课,燃健身再与线下场馆结算相应的上课费用。

  按照王浩的构想,这种模式采用按次消费的方式,打破预付费办卡的捆绑模式,同时增加了用户在场馆、时间、健身类型上的选择空间。8月份,燃健身宣布获得来自蓝驰创投的Pre-A轮和红点投资的A轮共1500万美元的融资。

  一切都顺利推进时,近日,一篇长文章《市隐晓居瑜伽舍讨伐燃健身这个不良公司,还我22万元财产》却将这个健身O2O公司,推向风口浪尖。市隐晓居创办人刘志毅说,自己在北京大兴区共有两家瑜伽馆,今年7月,燃健身工作人员跟他取得联系,邀请其加入APP,好处很多: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在APP上买课,而且还会给商家返现。

  刘志毅:就是比如说我让我的会员买课了,买完课钱归他们在他们那里管。一周过完7个工作日以后再返给我,包括我们的课程费用,包括我们的补贴,我课程是50块钱一节课,他只要一周超过100节课的话,可以补贴4000块钱。200单、800单也是4000千。按100单、每单50块钱来计算,补贴额与实际上课收的钱,差不多已经达到1比1,看起来非常诱惑,但是完成任务,却并不那么轻松。其实通过正常的来买课,一个月有100单都不可能。

  刘志毅表示,燃健身的工作人员建议其找自己的会员或者熟人买课,一来刘志毅可以领取补贴,同时,也能带给燃健身更加漂亮的销售数据,吸引第二轮投资。北京一家体能训练机构负责人祝贺说,此前,燃健身也找到过他们,但合作并未达成。

  祝贺:很多APP公司找到过我们,他们其实是希望拿到一手的用户数据,对我们健身房经营者来说,可以给我们提供客流。燃健身找到我们也是这样的形式,它只不过希望我们招募的人多一点。大家初衷都是为会员做很好的训练体验和课程,当把会员引到我们这个店里的时候,我们会提供优质的课程给他,但是如果还需要我们自己再去招募,去你那儿购买再推回我们工作室,给我们奖励费用,其实脱离了我们开场地的经营想法。

  8月8号,燃健身开始推出大促销,课程半价,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刘志毅的瑜伽馆被买了6000节课程。此前一周一结算非常顺利,但是刘志毅发现,8月27号以后的上课款项和补贴,被燃健身扣押了。

  刘志毅:一直到26号还在给我们结款,每次两三万、三四万都给我们结,26号以后,让他给我们结,他们说要彻查刷单什么的,就不结。

  于是,刘志毅在APP上发起申诉,申诉不成功之后,发布长文章,刘志毅提供了一些截图,包括一位叫孟超的燃健身商服工作人员给他发去的微信,里面说到:“现在本周还有最后一周4000封顶补贴之事,希望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奔着4000去冲刺。”

  刘志毅说,孟超同时也在他发起的会员群里,平时怎么售卖课程完成订单,孟超都知道。昨天下午,记者拨通孟超的电话,他说,在达成合作之前,他们都会向商家提示,不要有刷单行为。

  孟超:我们针对每一家商户都做这个思想工作,这也是我们商户必备的一个素养和工作的标杆,肯定和每一家商户包括刘老师这边也是传达过。我们需要更多优质的商户跟我们合作,当我发现这个事,老大把我派到这个群里已经是9月份以后了,因为要查这个事。

  记者:怎么发现这家商家需要你加入到他的这个微信号里截取证据的?

  孟超:这个无可奉告,涉及隐私问题。

  记者:您去他的馆里看过吗?

  孟超:我去过,如果以人数来算的话,也就能容纳8个人左右。

  记者:那以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的瑜伽课的话,一天可能也就只能容纳几十个人?

  孟超:对。

  记者:那他最初完成100单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判断出他容纳不了那么多的人。当时为什么不对他做提醒?

  孟超:这个无可奉告。

  孟超的说法,在燃健身创始人王浩那里得到了证实。

  王浩:孟超是我们派过去潜伏在他们刷单群里获取刷单证据。

  王浩表示,最初设立补贴这个制度,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新场馆加入,刷单,是推行这种制度的O2O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燃健身的风控部门一直在对相关行为做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单,会立刻处罚。根据王浩的公开回应,燃健身公司已经掌握了市隐晓居的刷单证据,包括:多个消费者账户使用相同的支付账号;多个消费者账户使用同一设备;此外,按照市隐晓居的场馆大小计算,每天上课结算次数不会超过192次,但是从下单数据来看,其中16天结算次数明显超出场馆库存服务能力。

  但是刘志毅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几百单乃至1000单时,没有任何人提示过他,直至6000单,才突然间彻底扣押钱款。对此,创始人王浩表示,尽管已经加强了风控,但是审核依然会有滞后性。

  王浩:他在其他几个平台上也在刷单,他是职业的,除了自己的微信群还有各种各样的小伎俩,每周都不一样,我们会对商家审核,包括二次课程上线,但是审核不可避免有滞后性。

  王浩表示,目前在平台上发现的类似刷单行为差不多在20家左右,都会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刘志毅发帖一事,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在刘志毅那里,也已经建立了维权微信群,群里有100多人,最多的一家场馆被扣押了40万元。他们的说法,与刘志毅基本相同。在人们言必称“互联网概念”时,不能忽略的是,这片蓝海中,确实已经出现了因过分追求漂亮的业绩数字而制造出的虚假繁荣。有媒体报道,京东CEO刘强东近日就在一场内部分享会中称,当下互联网泡沫已到了一个顶峰。在燃健身这场“刷单门”背后,究竟是一场虚假繁荣的默许,还是场馆单方面的刷单骗补贴,恐怕真的只能等到双方对簿公堂。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