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要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工作要求,9月19日,由中国卫生监督协会、中国生物技术研究所为指导单位。
为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要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工作要求,9月19日,由中国卫生监督协会、中国生物技术研究所为指导单位,联合北京森根比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根比亚”)举办的“国家863重大生物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制造产品高峰论坛”暨“共享美好生活,比亚酶开启绿色生物洗消新时代”高峰论坛会议,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围绕国家“863”高科技成果有机磷降解酶(又称“比亚酶”)对人类意义的主题内容,来自国家卫计委、中国农科院、公安部消防局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院系的相关专家出席了活动,并分别从比亚酶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比亚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实践应用以及如何构建以酶为基础的安全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了解,比亚酶是国家“863”高新技术发展计划重大生物工程项目,由农科院中国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先生的研发团队经过六年半的潜心研究得以完成,作为蛋白质类活性酶的比亚酶,是一种通过降解原理分解大分子农残物的生物技术,不仅可以完全洗净被有机磷、氯液等有毒化学品污染的食物,而且可将食物上的农残直接降解至无危害。
作为目前我国唯一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生物酶农药降解技术,比亚酶在研制成功之后,一直用于部队、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国庆60周年活动以及上海世博会等军事国防和国家重大活动的特勤安保。
“农药残留是目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食品安全重大风险,它不仅仅制约了我国农副产品的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农残严重影响了百姓的身体健康并会危及下一代。而比亚酶技术服务领域广阔,有较强的技术延展性,尤其在食品安全领域,可以成为食品安全防护的最好屏障。” 国家卫计委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副会长何昌龄在论坛中表示,比亚酶科技成果的转化将在民用、工业、农业以及军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将逐步替代可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化学制剂。
比亚酶在农副产品加工上的应用,将使出口企业突破农残超标的出口障碍,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在环保和食品添加工业方面的应用,更是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未来几年里,必将为彻底去除食品行业中所存在的农残问题贡献非凡力量。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应急产业战略研究课题组”专家、公安部消防局特约研究员李进看来,比亚酶作为一种由发酵产生的纯生物制品,具有生物酶制品反应快速、洗消彻底的特点,可以有效降消危化品含磷键的有毒物质在燃烧、爆炸事故现场产生的有害毒气,而且对化学战争中常见的各种战剂如沙林、梭曼、VX、芥子气等物质也能起到降解消除的作用,此次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中,比亚酶药剂以参与了现场救援以及洗消工作。
目前,世界上掌握用生物酶降解有毒化学物质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中国。由于美国的这种酶是从动物内脏中提取,产量少、稳定性差,故仅能小范围用于军事用途。而中国则是从土壤中提取,产量高、稳定性好,能够实现民用。
森根比亚研发中心主任李光雷博士在论坛上表示,军事领域中,我们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现有比亚酶对神经毒剂的催化速度、降解效率和稳定性,满足产品开发需要;同时开发其他能够降解其他化学结构的化学战剂的生物酶,如烷基脱卤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等,逐步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酶基安全消毒系统。在民用产品中,我们可以开发其它能够降解其种类的农药降解酶,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降解酶等,更好的为百姓服务,保证食品安全。
与会专家在论坛中均表示,比亚酶作为国家“863”计划的重大成果产业转化项目,随着民众对食品卫生和安全的重视,未来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并且将引领洗涤用品行业,从化学制剂向纯生物酶的升级。
据了解,本次论坛期间除了专家研讨外,作为生产高技术含量的比亚酶,并且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的森根比亚公司,还将进行全新的品牌、产品发布,以及公布电商合作战略,并且将在11月联手天猫,在全国发起普及13亿人口果蔬安全清洗的公益活动,让更多人享受到比亚酶开启的绿色生物洗消生活。
而天猫快消品行业总经理黄爱珠在论坛中指出,“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各行各业包括日化行业也都如此。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也突破了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了效率;电商的加入对于大日化这类消费频次高的产品,向线上的发展,不仅是拓宽了销售渠道,而且未来线上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对于消费者和商家需求的满足,都能起到正向作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