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真的已经落幕了吗?

2015-09-21 12:04:01 | 作者: 来源:华财网

【编者按】近日,业界有专家撰文提出,互联网金融有可能成为阶段性的过去。随着监管政策的相续出台。

  近日,业界有专家撰文提出,互联网金融有可能成为阶段性的过去。随着监管政策的相续出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估值将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全球股市萎靡,进入资本寒冬的信号频出,互联网金融的几种形式均将成为一种边缘的生存。一言蔽之,互联网金融时代即将落幕。

  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可信呢?单从P2P信贷这一种互联网金融形式看来,我们也忧作者之所忧,却并不那么悲观。

  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一种现象,而非一个行业,诚然,当下的互联网金融还未脱离线下传统金融衍生品的影子,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冒出个别脱身而独立的先锋者。

  从P2P信贷来看,它始于传统信贷产品次级贷的线上化转移,甚至其经营团队也是来自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但发展至今,这批先行者已经掌握了P2P信贷不同于传统信贷的独特经营模式,尤其近两年,P2P信贷已经开始从营销手段、获客成本、服务方式及资源整合等方面,提高技术,吸纳人才,逐步体现出互联网特有的优势。

  文章指出,当下绝大部分的P2P抓取客户的方向是错误的,投资人只是产品的提供方,P2P信贷真正的消费者应该是借款人。这种观点也一直是少数P2P机构所信奉的。手机贷作为国内发展最快最稳的P2P平台之一,从一开始就极其注重资产端的客户累积,以精准的客户定位为产品开发的首要前提,专注服务于工薪阶层和90后大学生群体,致力于完善资产端的发现功能和风险定价能力,在网络征信技术的辅助下,把努力发展优质信贷客户作为第一任务。

  文章认为,P2P选择小微信贷作为重点方向由可能是错误的,理由是,弱势群体的信贷本身就是高风险低回报的,只能依靠烧钱支撑起交易量与客户群。这种观点实在有失偏颇。

  手机贷选择了小微信贷正是看中了工薪阶层及大学生群体“弱势”特征的暂时性和极强的可塑性,他们有着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有着先进的理财观和超前的消费观,他们更懂得信用的意义,也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又有着强烈的借贷需求,正是P2P信贷最理想的客户群体,很多手机贷客户利用提前消费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也有不少客户通过对借贷利率的追求进行自身的前期理财训练。小微信贷客户群体的借贷能力或许弱势,其自身素质却令从业者毫不犹豫地坚定了这个方向。

  文章虽然整体表达了一种对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忧虑,却也不是一味否定了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尤其对P2P信贷这一分支,作者在批判现有经营模式带来的缺陷的同时,也为P2P信贷经营者指明了道路:真正适合互联网的金融产品,应是简单、可复制、风险定价清晰的。而手机贷正是文中提到的少数专注于借款需求、而非资金来源的企业。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