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到开学季,忙碌的不仅仅是千千万万学子和家长,运营商的员工们早已安营扎寨、大张旗鼓展开了2015年校园营销活动。
又到开学季,忙碌的不仅仅是千千万万学子和家长,运营商的员工们早已安营扎寨、大张旗鼓展开了2015年校园营销活动。
今年,三大运营商会因为换帅而在校园市场和睦相处吗?今年,校园营销现场还会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吗?带着这些疑问,《IT时报》记者采访全国各地的运营商校园营销情况。
价格战?主打流量牌
“规范,是今年校园营销的关键词。”多位被访者均向记者表示,相比往年,今年在价格体系、营销行为、参与人员等方面的管理都是历年之中最规范的,虽然仍有暗自向学生赠送实物礼品和打架冲突等事件发生,但“违规”行为相比往年要少。
相比往年,运营商今年更加侧重数据流量方面的营销,让学生用“饱”流量,成为三家运营商争夺的关键。
例如,在上海地区,电信推出了“迎新4G超值套餐”,一年资费480元,每月流量5GB,其中包括3GB本地流量,1GB优酷视频定向流量,1GB腾讯视频定向流量,流量优势十分明显;移动在宣传单页上打出了“充值G能”的口号,只要充值50元就能享受2200元新生礼包,含20GB超大流量,分24个月返还给用户;联通将“2.06GB流量放心用”放在了宣传单页的醒目位置,用户每月可以享受310M全国流量、750M本地流量和1GB闲时流量。
打架?难免还会有
鉴于往年校园营销期间,运营商之间恶斗连连的戏码不断上演,今年工信部专门组织三大电信运营商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规范各地高校不正当竞争现象。
工信部指出,基础电信企业在开展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活动时,应该严守底线,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秩序。工信部还要求各地通信管理部门,监督巡查,问责并查处违规行为。
“我们这儿一直打架。”王林(化名)是一位江西运营商员工,“去年一天之内警察要来N趟,最后为了制止冲突,警察干脆坐在了两家帐篷中间。”
“相比往年,今年确实更严格了,多了些规矩。”王林介绍,三家运营商地方公司之间签订了互相监督的协议,不准相互诋毁对手。执行最严格的是实名制,是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如果“犯规”,会被逐出校园,“运营商之间都在互相偷拍监督,现场就像间谍战一样。”
即便如此三令五申,王林告诉《IT时报》记者,“没想到,今年还是发生了打架事件。”她认为,线下营销过程中难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冲突,从根本来说,此类摩擦难以避免。
总体上而言,今年运营商校园营销中还未传来发生恶性肢体冲突的新闻。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