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关打车软件Uber新一轮融资的传言甚嚣尘上。不过,传闻中的投资方高瓴资本和平安集团相继向媒体辟谣。
有关打车软件Uber新一轮融资的传言甚嚣尘上。不过,传闻中的投资方高瓴资本和平安集团相继向媒体辟谣,称未投资Uber中国,而是投资了其竞争对手滴滴打车。对此,Uber公关部人士表示,不会就融资进展进行评论。
平安集团投资部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平安集团今年7月参与了滴滴新一轮20亿美元的融资,但并未投资Uber。与此同时,高瓴资本相关负责人也否认了投资Uber中国。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平安集团和高瓴资本都参与了滴滴快的20亿美元的融资。
针对Uber在中国融资不顺的声音一直未曾间断,但10亿美元的注资普遍被解读成Uber中国发展的救命稻草。据消息人士透露,Uber中国耗时数月的融资计划目前已基本搁浅,目前Uber全球不得不计划为其继续输血数亿美元,以此消除外界对Uber中国存亡的疑虑。据彭博社报道,接近Uber融资的消息人士透露,Uber全球正计划自掏腰包3亿至5亿美元继续输血Uber中国,之前已经参投的百度也将继续跟投2亿美元。
Uber中国的承销商也在改变筹款方式,计划通过发售理财产品,通过低门槛和高回报率吸引散户购买。据媒体报道,中信集团的投资实则为“中信信诚”组建的专项理财产品。根据中信信诚投资Uber的《卓盈六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显示,计划将募集资金的80%投向Uber全球F轮(投资前估值500亿美元),20%投入Uber中国B轮(投资前估值70亿美元)。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