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市场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4%。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市场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4%,同比下滑10%,这是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第一次出现同比下滑。但同期智能手机的销售额增长17%,其中高端智能手机占据中国市场销售额的17%,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10%。这表明人们在减少购买量的同时,购买单价在提升。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对于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首次下降的情况,有人认为,中国已达到饱和。这是不是说明,未来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将形成趋势?
王春晖:其实不仅仅是我国,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市场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饱和,我认为这种饱和是手机市场增长的基本方式,所以,智能手机未来的升级换代可能是增量的主要方式之一。
经济之声:和销量下降不同的是,同期智能手机的销售额不论是从国内来看,还是从全球来看,还是保持着增长的态势,购买减少,单价提升。另有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的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从上年同期的12.2%上升到了14.6%。而竞争对手三星电子的全球市占率从26.2%下滑到21.9%。综合这些情况来看,我们能不能判断,未来中高端手机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王春晖:智能手机主要包括几个关键部分,分别是屏幕、处理器和摄像头,因为目前硬件的发展已经基本上属于停滞状态,已经在放缓了,苹果为什么是老大?实际上苹果在4G时代,以及在将来的5G时代都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代表,它不仅仅是一个智能手机,因为它后端有非常好的苹果店和内容,所以它主要是以内容称王,这是其他手机无法匹敌的。
经济之声:拉动人们第一次购买几乎已经难以为企业营造商机,那么未来智能手机行业要想取得新的突破,机遇在哪里?
王春晖:我认为将来的手机已经不再是品质的问题了,它也不再仅仅是一个手机,而是其后台及内容。我认为未来的智能手机会朝两个方向发展,第一,智能可穿戴技术可能会代替手机。第二,智能手机将加入大量深入识别技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未来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所以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或眼球的虹膜识别,可能会增加智能手机的安全程度。
针对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出现下滑,飞象网首席执行官项立刚的观点是,用户数量不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唯一优势,国产手机品牌的壮大为市场带来了更多活力。未来,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中低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技术的积累和专利的布局显得更加重要。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