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20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百度图片也于近期上线了一个基于人脸识别的新功能——“撞脸交友”。这是百度深度学习功能在移动端的又一次成功运用。
8月20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百度图片也于近期上线了一个基于人脸识别的新功能——“撞脸交友”。这是百度深度学习功能在移动端的又一次成功运用,标志着百度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最近几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在移动互联网设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效果也大大超越了传统模式识别的技术。在一些安全性较高的应用场景下,如何利用人脸识别来部分取代人工判断,实现更自动化的人脸比对和审核,是移动互联网目前非常热门的技术应用领域。
据了解,本次上线的“撞脸交友”功能是在百度图片搜索中实现的。进入百度图片首页(http://image.baidu.com/),点击搜索栏右侧的相机按钮,就可以进入相机或图库,上传正脸自拍照至服务器进行人脸比对。用户上传照片之后,系统会首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预判(找夫妻脸还是找明星相似脸),即将用户上传的照片与互联网照片进行比对,如果用户上传的是明星照片或者互联网照片,则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同性搜索,反馈类似的照片给用户;如果用户上传的的是自己的自拍照片,系统则会给用户推荐来自世纪佳缘等网站、长相接近的异性会员。“撞脸交友”功能整合了当前主流的婚恋网站会员数据,通过近百万的会员头像匹配,无论是明星脸还是自拍照,都能精确找到心目中的那个Ta。
早在2015 年 3 月 22 日中国 IT 领袖峰会上,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在的演讲中提及,得益于长期巨资投入研发,百度公司在声音和图像识别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在人脸识别方面,已经领先 Google 公司,6,000 组人脸识别对比中,百度技术的识别错误率为 0.16%,Google 为 0.37%。百度图像识别技术来自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研发,电脑学习了更多人类的神经系统,提高了图像识别的准确率。
百度图片此次推出的“撞脸交友”技术,正是依托于百度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的大量研究成果。当百度搜索引擎接收到由用户发起的图片搜索请求时,会首先判断画面中的人脸位置和大小,对人脸的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对画面中的人脸进行特征建模,并提取上百个维度的人脸特征数据,与数据库中已有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最终检索出与用户提供图片类似的人脸图片。一个多月前,百度已经宣布通过其移动开发者API Store将人脸识别技术免费开放给百度的所有开发者使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