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方便与家里老人联系,很多人都会买“老人手机”,不想却带来麻烦,手机里预装的软件暗藏陷阱,吞扣手机话费。
为了方便与家里老人联系,很多人都会买“老人手机”,不想却带来麻烦,手机里预装的软件暗藏陷阱,吞扣手机话费。
今年端午节,张女士就给自己的老母亲买了一部手机。老人家对科技产品不甚了解,要买手机也就是接打电话,连短信都不会发,为此张女士专门挑了一部 老人机,高音量、大按键,价格也便宜。但是没想到,才过一个多月,电话就因欠费而停机,预存的100元话费全部用完。去营业厅一查,发现老人从来没用过的上网流量费占去了大头,通话费用才十几块钱。
原来张女士给母亲买的手机里预装了软件,这些软件会自动启动,而且无法卸载。也就是这些顽固的预装软件,在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地跑着流量,吸走了老人手机里的话费。
“老人家对这件事很介意,莫名其妙地钱就扣了,心里感觉有点冤枉,又有点嫌自己老不中用了”,张女士说道。
手机预装软件一直是行业的潜规则。“很多软件厂商为了获得用户,会付费给手机厂商或者手机销售商,让他们在卖手机之前事先预装软件,有些软件可以卸载,但多数是无法卸载,”一位不愿具名的线下手机销售商告诉记者。
7月2日,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曾就手机预装软件的“潜规则”问题起诉手机厂商三星和OPPO。虽然这起公诉案以三星“服软”告终,但是手机预装软件拖慢用户手机性能,甚至吞扣手机费用的情况依然每天都在发生,尤其是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出来的手机。
上海火车站附近的几家手机通信器材门店都有老人机在售,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品牌有长虹、海尔、中兴等知名厂商,也有一些根本就没有明显商标的产品。一位黄姓店主告诉记者,这里的老人机每天都能卖出十几台,多是外地人返乡带给家里的老人使用。不过对于老人机内是否有预装流量软件,该店主则不愿多谈。
“每一款手机都必须在工信部备案,通过检测,否则无法上市销售”,生产老人机的上海卡布奇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赵玉涛告诉记者。工信部对预装软件并无限制,但预装软件如果存在恶意偷跑流量和扣费的情况肯定无法通过检测。但是,很多老人机都是“黑手机”,没有经过工信部的备案和检测,对其监管缺失。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