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一次给陌生人打电话,对方却能直接报出来你的职业、工作单位,甚至姓氏。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千万不要以为对方有什么特异功能。
第一次给陌生人打电话,对方却能直接报出来你的职业、工作单位,甚至姓氏。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千万不要以为对方有什么特异功能,其实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手机软件,你也能“变身”成无所不知的“千里眼”。有这种“特异功能”的,是各类手机安全软件或者电话本应用。虽然这项功能大多是打着“防骚扰”的名号,但想到只凭一个电话,对方就能知道你的各种信息,这样的设置,也足以让人感到“头皮发麻”。(8月6日《现代快报》)
@江德斌:应该说,“防骚扰”软件很实用,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也是智能手机的优势之一,很多用户都喜欢使用这种软件。不过,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时候,“防骚扰”软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部分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给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和麻烦。显然,软件开发公司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将“防骚扰”的功能继续保留下去,且将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维护好。
同时,软件公司也要提醒用户,注意保护自己通讯录的个人信息,不要将那些敏感性职业标注上,避免被他人窃取利用。当然,科技在不断进步,软件问题带来的麻烦,还是可以弥补的,至于行业标准的设立,则也要跟上来。管理部门应具有前瞻性眼光,及时看到问题,出手加以规范和约束,不能等到出大事了再去亡羊补牢,那损失可就无法挽回了。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