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7日,证监会表示,近日已致函各地方政府,规范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同时,部署对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中介活动的机构平台进行专项检查。
8月7日,证监会表示,近日已致函各地方政府,规范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同时,部署对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中介活动的机构平台进行专项检查。
证监会表示,目前市场上很多以“股权众筹”名义开展的活动,不属于《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的股权众筹融资范围。
有观点认为,这将给股权众筹平台带来巨大打击,但也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证监会的目的在于规范行业,并不是要取缔相关平台。
近年来,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股权融资的行为逐渐兴起,业界称之为“股权众筹”,不过,证监会此次对“股权众筹”有了一个更明确的定义。证监会称,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
大家投CEO李群林表示,证监会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股权众筹应该是公募性质,公开小额,面向大众,而现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平台,只能属于私募性质的股权众筹,为了避免股权众筹的概念乱用,可能会叫做私募股权融资平台。
去年底,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私募股权众筹必须非公开发行,人数在200人以内,且门槛较高。此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回应称,股权众筹分为面向合格投资者的私募股权众筹和面向普通大众投资者的公募股权众筹。
按照证监会的定义,目前市场上的“股权众筹”都不“正宗”,李群林认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平台就不能做了。
李群林称,公募股权众筹和私募股股权融资的监管原则还在制定,细则也还在完善,但目前来看,公募股权众筹的要求应比较高,一般平台或难达到。
业内人士称,未来公募股权众筹可能采用牌照制管理,但牌照可能难拿。
智金汇创始人杨溢称,证监会的规范检查,对正规运营的平台来说是大利好。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