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厮杀 技术创新树立行业门槛

2015-08-04 11:05:18 | 作者: 来源:金融界

【编者按】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线下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用户的体验与技术的创新成为行业竞争的最新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线下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用户的体验与技术的创新成为行业竞争的最新趋势。艾瑞网数据显示,2015一季度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20015.6亿元,同比上涨139.2%,抢占这个入口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而在抢占先机争取更多流量的同时,对支付产品的体验和技术革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支付体验刺激技术个性化创新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量碎片化、个性化、场景化的交易需求激增,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支付体验方式上不断探索。无论是扫码付还是声波支付,抑或是微信、京东钱包等巨头都已应用的指纹支付,甚至于电信的“翼支付”和移动的“和包”等等,都是升级移动支付体验的有效尝试。

  从输入密码到滑动支付,从声音识别支付到iphone引领的指纹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行业的应用逐步深入。但支付的安全性是决定移动支付是否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最重要因素,从目前市场应用上看,生物识别的移动支付技术尚缺乏规范、统一的安全、技术标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对产品优劣的判断。

  京东树立行业安全支付体验标杆

  有专家指出,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将是未来移动消费市场争夺战的核心。

  近期,由创业邦、京东金融、联想云联合举办的“移动支付 安全未来”发布会上,京东金融副总裁丁晓强宣布京东金融与联想云达成战略合作,京东钱包将采用FIDO身份认证技术,用户在手机和京东钱包中录入指纹并通过比对和一系列校验后,即可开启指纹识别支付功能。

  所谓FIDO技术就是将指纹、瞳孔、面部等生物特征,存储在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加密芯片中,替代容易“遗失、泄露”的密码。对用户身份的识别全部在智能终端设备的加密芯片中(独立隔离区域)完成。

  丁晓强表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简便的极致支付体验是大家的追求,而安全保障则是用户放心使用的前提。京东钱包从诞生之初就在安全上重点投入,建设了国内一流的安全架构体系。不仅在账户体系、用户识别、实名认证等环节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现在更领先于行业的在京东钱包中完成了刷脸解锁和指纹支付的产品化实现。FIDO 这一开放、可扩展、可互操作的技术标准的建设为指纹识别的普遍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支付技术壁垒加速行业洗牌

  近几年,京东支付已经日渐走出京东体系,而京东钱包则有效实现了内外支付场景的整合落地,一个以京东钱包为载体的京东支付版图日渐壮大,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京东钱包三足鼎立之势激流暗涌。

  目前,京东钱包已经通过构建细分的消费支付、金融理财、生活服务三大类应用场景,逐步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场景方面,京东钱包在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水电煤缴费、违章代缴、预约挂号等应用场景下正在逐步完善各项功能;体验方面,“抢吧”首创一分钱极致个人消费方式,“拍立返”则开辟了以C端个人消费思维激活B端品牌商与传统商超分销模式创新的先例。京东钱包在京东金融体系中的战略意义日渐凸显。

  不难发现,京东支付现已贯穿整个京东金融体系,成为未来京东大数据的主要入口。而京东钱包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则有效增强了用户黏性。支付与钱包互为依辅,一个冲锋陷阵开疆拓土,一个整合数据聚和资源,京东金融的O2O闭环已然实现良性循环。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