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保险慰问长沙百岁老兵何孟恭

2015-07-31 16:04:26 | 作者: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2015年7月13日,在湖南长沙新开铺的一间老旧民房里,华夏保险致敬抗战老兵2015公益行动“一脉·1945”的志愿者们探访慰问了101岁高龄的何孟恭老人。

  2015年7月13日,在湖南长沙新开铺的一间老旧民房里,华夏保险致敬抗战老兵2015公益行动“一脉·1945”的志愿者们探访慰问了101岁高龄的何孟恭老人。

  “这是台湾的同学战友写给我的。”拿出珍藏的几封信件,何孟恭老人给志愿者们讲起了他的经历。

  

 

  何孟恭展示台湾同学来信

  舍小家为大家

  1942年,抗战烽火正急,时年27岁的何孟恭响应国家号召,慷慨从戎。忍痛告别贤妻幼子,报考了重庆军需学校,从9月份起进入18期学生班学习,学制两年。

  1944年9月毕业后,何孟恭被分配到广西河池,中日双方当时在贵州东部一带鏖战。当年9月到11月,他往返于河池与贵州的独山镇之间,冒着日军飞机轰炸的危险,运输前方急需的粮食、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来来回回跑了六趟,有力地支持了前线战斗。

  1945年1月,何孟恭被调往国军空军第四大队军需室工作,少校军衔。空军第四大队是国军的王牌部队,与日军首战即赢得6:0的辉煌战绩,先后击落几十架日军飞机。在空军第四大队,何孟恭老人曾参加过芷江、都匀、独山等空战。

  

 

  百岁抗战老兵何孟恭

  割不断两岸情

  在重庆军需学校和空军第四大队时,何孟恭结识了不少同学和战友。“很多后来都到台湾去了,有的还当上了将军。”何孟恭老人说。

  老人拿出的信件,其中一封由家住台湾新北市八里区的张天云老人所写,落款日期是6月25日。通过这封信,“一脉·1945”的志愿者们了解到,张天云是当年何孟恭的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但今年也已90岁了。信中,张天云老人说:“我们需校同学在长沙的人还多吗?请代我问好。”

  由于各种原因,当年的同学战友暌隔两岸,或是交流不便,或是有所顾虑,即便如此,字里行间依然可见那种藏在心里的情谊和怀念。

  

 

  台湾老兵张天云的来信

  住房面临拆迁

  长沙是华夏保险致敬抗战老兵2015公益行动“一脉·1945”的第六站。在长沙,抗战老兵已经不到百人,像何孟恭老人这样年逾百岁的更是少之又少。

  多年来,何孟恭老人一直住在这间老旧的民房里,没有生活来源,主要靠年过古稀的儿子赡养。此次志愿者们除了向老人敬赠“抗战英雄、民族脊梁”的锦旗,还奉上了两千元的慰问金和一些慰问品,希望能够纾解老人的生活困难。

  不过志愿者们了解到,老人现在的住房正面临拆迁,祝愿不久的将来,老人就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

  

 

  何孟恭与“一脉·1945”志愿者合影

  “致敬抗战老兵”是华夏保险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依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华夏慈善基金,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大型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投入资金切实帮扶、救助困难的抗战老兵,对他们进行物资和精神双重关爱。2015“致敬抗战老兵”公益行动以“一脉·1945”为主题,活动开展之际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华夏保险希望通过此次行动,再次向曾经浴血奋战的抗战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将积极发动广大青少年参与,共同传承抗战老兵为国家为民族奋勇拼搏、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