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房多多”友才网欲借“友才模式”弯道超车

2015-07-01 19:08:18 | 作者: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公司成立半年以来,我们必须不停地向猎头们解释一件事:‘友才模式’和猎聘网、猎上网到底有什么不同?”中国人才经纪人联盟执行主席、“友才网”创始人陈兰珍告诉记者。

  “公司成立半年以来,我们必须不停地向猎头们解释一件事:‘友才模式’和猎聘网、猎上网到底有什么不同?”中国人才经纪人联盟执行主席、“友才网”创始人陈兰珍告诉记者。

  “真正帮助猎头实现核心价值”,最后,陈兰珍这样回答。她进一步解释,“友才模式”是所有猎头模式中首次兼顾了“肉”与“魂”的创新模式,所谓“肉”,即友才平台使猎头们做成了本来做不成的单,同时还帮助猎头公司加速转型进程。所谓“魂”,就是能让猎头回归顾问价值,提升猎头们的职业价值感和荣誉感。

  相对于猎聘网和猎上网,“友才模式”的“另类之处”就在于,它更像是猎头行业的Uber。它不断强化自己在H端、B端、C端的专业顾问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但它本身既不拥有H端岗位资源,也不拥有C端人才资源,而是利用平台服务去吸引三端实现更好的业务协同,搭建一个真正公正公平、共赢共荣的平台

  “迭代”出来的友才

  众所周知,猎头行业曾经是一个群雄割据的草莽江湖,直到互联网的真正介入。因此,可以说过去几年,也一直是猎头行业互联网变局“胎动”的几年。

  “招聘+互联网”的结合一度酝酿出巨大的在线招聘市场,由此诞生了智联招聘、中华英才、前程无忧为代表的“三巨头”。然而,随着互联网与招聘的深度融合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三大招聘网站开始集体衰落,本质上依靠流量分发来卖简历生意的“三大”已逐步沦为广告展示平台。近年来,这个被“三大”统治多年的市场,第一次出现了众多颠覆者:无论是服务于猎头的猎聘网,还是专注IT招聘的拉勾网,亦或者是利用众包思维的猎上网,他们正在用创新的思维抢食这个需求旺盛的在线招聘市场。

  不过,猎聘网在完成了最初的大数据积累后,又开始了“去猎头化”进程——自己做起了猎头业务;而猎上网的“职位众筹”模式在最初确实高效率地帮助猎头完成了推荐工作,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其自定义佣金等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的粗放竞争,最终结果也对整个猎头行业结构效率的提高帮助不大。

  因此,众多传统猎头公司也纷纷进行线上系统的研发和投入,不过主流的思路还都是做信息和管理平台,为的是把端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未在行业中形成规模影响力。一个轮回之后,猎头行业似乎又回到了散兵作战、各自为营的粗放式发展阶段,整个行业里真正形成规模并充满活力的猎头公司还是非常少。

  那么,到底如何进一步整个猎头行业的结构效率?事实上,这也是陈兰珍一直拷问自己的问题。

  而中国人才经纪人联盟和“友才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据了解,中国人才经纪人联盟是一个专注服务于中高端人才招聘的猎头协作平台,由中国最大的咨询集团和君咨询牵头组建,其依托于和君集团在咨询方面的优势和强大的跨界专家资源,从人才发展和推进行业进步的目标出发,推出国内首个高端人才专属经营模式。而“友才网”则是践行中国人才经纪人联盟发展理念和目标的“互联网+”落地产品,承担着联盟平台在线上对人才进行全面盘点、专属经营,深度维护的责任,并通过模式创新推动行业结构效率的提升。

  陈兰珍表示,市场不一定需要第二个猎聘网,也不需要第二个猎上网,但是市场一定需要“友才网”这样纯粹的、专业云端协作招聘平台公司,而这三种模式是可以兼容并蓄的。“‘友才网’与猎聘网、猎上网核心业务和模式都不相同,三种模式分别满足了猎头行业的不同细分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猎头行业的互联网进程”。

  “‘友才模式’的逻辑是,找到行业痛点,从0到1改造猎头行业生态圈”,陈兰珍补充,友才模式就是人才专属经营+云端协作招聘+招聘管家服务,是全新的对人才进行专属经营的云端协作招聘平台。

  “不做颠覆,只做推动”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猎头行业的‘房多多’,但是我们不做颠覆,只做推动”,陈兰珍介绍。在这样一个浮躁的、不断有资本调情、不断有领先企业被颠覆的时代,陈兰珍却逆着潮流提出了“不做颠覆”,这似乎有些奇怪。

  不过,对于转型已迫在眉睫的“猎头行业”来说,这并不奇怪。近年来,行业中兴起了一股“去猎头”的浪潮,拉勾网CEO马德龙更是直接提出“要走猎头的路,让猎头无路可走”的口号。

  然而,“干掉猎头”更像是一个噱头。猎头真正的核心价值在于招聘流程管理和对人才的深度经营,而不是简单的信息交流,猎头服务和律师、会计师一样,有其专业性。中高端人才是碎片化的存在,其具有特殊的隐蔽性,如果在招聘过程中仅仅提供候选人信息,是不可能轻易成功的。猎头作为一门“手艺”而得以存在,专业的、高端的服务是他们生存的价值所在,他们的服务是不可能用机器大规模批发生产的,这就是猎头不可被取代的原因。

  既然猎头不可能消失,又乱象横生,那就意味着机会。陈兰珍抓住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

  “与现有很多招聘平台都把精力放在企业和求职者两端并努力实现去中介化、去猎头化不同,‘友才模式’的核心既不是企业招聘的职位,也不是求职者的简历库,而是猎头。我们一开始就是专注于猎头行业结构效率的提高,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我们解决的是这个行业真正的痛点”,陈兰珍介绍,猎头行业有其天然的分散性,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整合及利用,通过云端协作招聘,实现人才的专属经营。

  确实,“友才网”的出现使得猎头的人才和职位的选择被无限拓宽,它解决了猎头因为无法得到职位独家代理权利,多家猎头公司竞争同一职位,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但却迟迟不见成单。或者由于受制于公司职位库,不能为人选推荐更优职位,导致优质职位机会浪费。这样,被解放出来的猎头就可以真正回归到顾问工作上,“将时间归还给顾问,将顾问归还给人才,实现‘顾问围着人才跑,人才围着企业跑’的良性循环”。

  对于企业HR这一端,招聘管家对企业HR进行专属管家服务,招聘管家理解企业职位需求,与人才经纪人进行协作,最终推荐给企业HR。通过友才平台,企业HR可以获得海量优质人才库,资源充足,从而避免了其接触大量猎头公司,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重复筛选大量同质化简历,增加工作内容,也避免了企业HR无法把控猎头之前恶性竞争造成的道德风险。

  而对于人才来说,友才平台的人才经纪人专属服务,对人才进行了“网格化”分类管理和服务,这样就能更好地关注人才长期发展,人才也可以获得充足职位机会,职业选择更高效,同时避免了猎头恶意竞争引发道德风险影响人才职业选择。“猎头的核心价值是提供人才经营的顾问服务。猎头只有向人才经纪人转变,才能从中介成为专家,从交易人才变为经营人才,才能创造这个核心价值,从而赢得客户与人选的尊重,实现真正的业绩提升和全面成长”。

  这样,“友才网”是借助平台系统的云端协作来提高整个招聘市场的交易效率,猎头、企业HR、人才三者都被“解放”了出来,从而实现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陈兰珍表示,而既然决定继续做平台,那么就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去猎头,离开猎头,我们这个平台玩不转,我们不是行业破坏者,是生态重塑者”。她表示,“友才网”会始终坚持“搭平台,建生态”为行业建立规则,做好服务,不与玩家争利,坚守平台初心。

  不做掌控者,就继续深化服务。针对目前行业信用缺失难题,“友才网”首创了招聘管家和人才经纪人信用评价系统,将招聘管家和人才经纪人的服务质量转化为可见的信用积分和信用评价,从根本上提高了招聘管家和人才经纪人的服务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为用户选择靠谱管家和经纪人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平台健康有序发展埋下伏笔,为行业建立了新规则。

  “服务也是门槛”

  相对于目前市场上的猎头服务模式,“友才网”走进了一片蓝海。

  因此,面对这样一个具有无限想象力的市场,越来越多背后有资本支持的猎头公司们注定会杀进这个行业来抢食蛋糕。陈兰珍也对猎头行业内存在的恶性竞争行为,诸如模式抄袭、互挖墙角等很痛心。

  不过,面对即将开始的混战。陈兰珍显得很淡定,“商业模式如果这么容易就被复制,那只能证明‘友才模式’还不成熟”。她的底气源于对市场格局的预判。在她看来,“友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竞争对手看上去很容易复制,但其实很难学得了,即“建好平台,做好服务”。

  猎头行业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八成以上为中小型公司,既没有实力也缺乏动力去搭建线上平台。而且,一般而言,具备先发优势的往往更看重规模,而后起之秀则更加乐于强调服务质量,这也是市场规律。然而,“友才网”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是以服务、技术、产品为根本,靠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增值业务等差别化来塑造自身在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永远是猎头行业竞争的关键”,陈兰珍表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猎头行业一定是风口,或许将是又一个开始烧钱大战的行业。

  不过,陈兰珍不认为资本是决定公司未来市场地位的关键。“如果公司方向是对的,那么资本会让其发挥成倍的效用。公司的经营情况才是一切的基石。”陈兰珍同时也承认公司未来3到5年内会有上市计划。

  不过,她现在一切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提高猎头行业交易效率上,这涵盖了职位数量、人才质量以及成交速度等一系列指标。“如果效率提高了,那么市场规模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诸如上市等问题也自然水到渠成。”

  然而,陈兰珍野心远远不止于此。友才未来,将不仅仅是一个招聘平台。友才模式的核心,是通过猎头这一特殊的人脉中枢汇聚了百万高端人才的精准数据和关系资产,背靠和君这一国内最大的咨询集团,以及和君资本、和君商学这些和猎头业务高度协同的资源,将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