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空置率高成运营痛点 互联网+会务会成解决良方吗?

2015-06-29 17:50:26 | 作者: 来源:网易新闻

【编者按】空置率过高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会场提供商不能承受之重。

  空置率过高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会场提供商不能承受之重。

  最近笔者看到一组数据,据媒体报道,北京有60家五星级饭店因经营状态不佳出现亏损,空置率高达40%,而超过半数的酒店会议场地实际利用率集中在26%到40%之间(空置率高达60%-84%)——如此之高的空置率,酒店能不亏损吗?

  而实际上,在酒店OTA、餐饮、电影等诸多领域,已先后借助互联网+模式,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有了团购和O2O模式之后,电影上座率提升也极大提高了中国电影票房,刺激了行业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垂直领域是接下来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发力方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结合,将激发更大的市场空间,产生类似携程、美团等数十亿美元的公司。

  空置率,会场无法忽略的运营“痛点”

  出现空置率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尽可能减少空置率。

  目前会场空置率的出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地区分布不均匀,比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会场整个使用率相对较高,很多会议都往这里挤,而许多二三线城市城市整体使用频率较低,同一个城市则交通便利地段会场使用频率高。

  其次是季节分布相当不均匀,高峰时期场地供不应求,而淡季无人问津。比如每年年末年初(年会、年初动员大会)、9-10月销售旺季会场十分难订,3-4月份会场订单明显降低。

  而会场使用率分布不均匀的结果,就会导致场地运营商对接下来几月的运营无法预先判断和合理安排,场地就在那里用不用都会产生成本,如果不能降低空置率,运营成本就被抬高。

  打个比方,一个会场(或场地)价格是1万元一天,理论上一个月可以产生30万元收入。但空置率达到了50%营收就降低为15万。假设该场地的运营成本是2000元一天,那一个月成本是6万, 在空置率为零的情况下,运营成本为20%。。而当空置率达到50%,运营成本占到了40%。(如果是淡季空置率达到了70%,那运营成本就高达60%)。

  如果酒店将空置时段打折出售,比如以7折价格成功出售了10天,这样空置率降低为16%,当月总营收提高到23万,运营成本降低到了26%。由此可见,解决空置率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场地运营商成本,用户得到优惠。

  来自北京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联盟一组调研数据显示,北京市酒店客房收入占到酒店总收入的45.6%,与之相比,会议收入仅占31.3%,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传统渠道营销已无潜力可挖

  目前大多数的会议场地的会议资源配置结构,主要以国际组织会议、国内政府会议,各种行业协会会议为主,辅以公司会议、消费品展示会,等等。随着政府会议大幅度减少,公司会议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会场空置率就会上升。

  而传统的酒店会场传统营销,主要依靠机构合作、第三方分销及销售经理多渠道开拓。这对销售经理和渠道资源整合能力挑战很大。其次由于市场方面信息严重不对称,需求方很难找到性价比高的场地,结果都挤到几家知名度较高的酒店。而其他酒店即便有不错的产品和优惠,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客群。

  如果没有先期聚合客户需求合理调排场地资源,靠天吃饭,必然无法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而且经过这么多年,这一模式能挖的潜力都挖的差不多了,必须去寻找新的渠道和市场。

  而反观相近行业,酒店(客房)OTA,因为携程、去哪儿、艺龙、美团等新渠道的出现,价格透明、预定便捷,极大改善了客房空置率。一些性价比高、用户口碑好的酒店,甚至在年初就把大半年的运营任务提前预售出去,平时再接待一些短期散客,运营主动性、灵活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并降低了渠道拓展的成本。而一些平时没有直接需求的用户,也可能因为某个酒店打折促销而产生了新需求。

  根据旅游行业研究权威机构PhoCusWright数据, OTA的在线酒店市场份额将提高到48%,这个数字在2012年是46%。

  互联网+ 模式会是一剂良方吗?

  相比酒店OTA,房间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会场不管是需求、需要沟通协调的因素很多,办一场会则更加复杂,因此会务经济尽管拥有千亿市场,但迟迟未能拥抱互联网,分享互联网红利。

  如今,随着互联网+模式得到广泛的认可,会场领域的O2O模式也顺势崛起,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淘会场、会小二、会唐网、酒店哥哥等,都是专注这一领域的创业公司,已先后获得了不少的投资,国外对标模式Cvent目前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5亿美金。

  

 

  相比传统会场营销模式,互联网+会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几个传统模式不能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比如淘会场就汇集了全国近6万块场地,用户可以便捷在网上进行查询,了解价格,而不需要逐个打电话询问并要照片,大大提高了找场地的时间和效率。用淘会场CEO李浩的说法,未来“办会就像在网上购物一样简单”。

  二、聚集海量客群,合理解决供需双方诉求,使得市场的资源得到更合理配置。据公开数字,淘会场创办不到一年会员达到了13万,其他的几家暂时没有公布。

  三、灵活定价。商家可以根据市场的整体定价情况,灵活调整价格,更加适应市场需求,还可以基于数据来调整运营。

  四.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产业生态。办会是一个综合需求,场地消费只是其中一环,当各种上下游配套资源进入,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相互拉动,做大市场。

  而根据几家会务O2O公司的数据,目前在“线上办会”的交易额也在快速提升。

  不过,会务O2O是否能够像酒店OTA、团购、打车等模式被市场充分的验证,还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办会更多是B端用户、场地费(客单价很高)还需实地考察、相对低频,因此市场的教育和普及需要一个过程。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