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公共WiFi在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的应用日益普及,这项服务几乎已经成为公共场所服务范围内的标准配置。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公共WiFi在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的应用日益普及,这项服务几乎已经成为公共场所服务范围内的标准配置。但公共WiFi人流量大、需求多种多样的特点也为其带来安全隐患,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造成用户个人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
腾讯安全WiFi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目前公共场所WiFi热点覆盖至少超过千万个。但随之而来的是,公共WiFi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猎豹免费WiFi2014年发布的《中国公共WiFi安全报告》称,全国近21%的公共WiFi热点存在安全隐患,由此引发的网银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案例已呈爆发性上升趋势。根据《2015中国WiFi安全绿皮书》披露的数据,国内80%的WiFi能在15分钟内被轻易破解,平均每天有约3.06%的WiFi会遭遇DNS劫持攻击,4.97%的WiFi会遭遇ARP攻击。
为了规避公共WiFi的安全隐患、保护广大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专家建议,要建立健全公共WiFi相关制度,使用者必须进行实名认证,并经相应核实后,才可使用WiFi无线网络。可加强与服务商的合作,解决好公共WiFi的安全性、稳定性、登录速度等问题,破解公共无线网络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差等困局,建设健全公共WiFi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此外,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一方面,监管机构可对公共场所WiFi进行安全性认证,并进行标识。同时,要求无线WiFi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该WiFi安全等级提示,从而用户可以选择性连接。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