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周四国开行网站消息显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正式明确了国开行的债信监管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于国开行的金融债券视同对政策性银行债权。
本周四国开行网站消息显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正式明确了国开行的债信监管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于国开行的金融债券视同对政策性银行债权,风险权重为零。至此,改制后的国开行债信政策得到了妥善落实。
此前国家开发银行债务的信用问题一直悬而未决。2013年底时,银监会表示明确国开行2015年底之前发行的金融债券风险权重为0,直至债券到期,并视同政策性金融债处理。2015年之后的债信将另行研究决定。
而本次银监会明确,国开行的债信政策长期稳定,不设到期日,体现了国家对国开行继续给予信用支持的原则。同时,债信政策对国开行的人民币、外币金融债券均适用。
国开行有关人士表示,该行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国开行深化改革方案要求,坚持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继续做好发债筹资,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在我国,政策性银行债券历来享有债信零风险待遇,从而能够持续以低成本在债券市场融资。不过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在政策性银行中首先推进国开行商业化转型。
国开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属于商业银行框架下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于2008年12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转型商业化,并获得了中央汇金公司的注资
2015年4月12日,官方宣布,由中国央行会同有关单位提出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方案,已经正式获得批准。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明确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性银行的定位。
在种种改制后遗症当中,资金问题和国开金融债的信用级别问题是两大核心。此前按照银监会做出过渡安排,开行可将国家信用保留到2010年(股份公司成立之后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在2010年底以前风险权重为0)。2010年之后发行的债券,由银监会按照市场化原则另行研究确定。
此前债信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也使得国开债的利率相对政策性金融债会较高一些。
2010年到期后,银监会将上述政策向后递延一年。曾有国开行人士表示,关于国开金融债债信,银监会一年一批,十年就要批十次,开行的资金成本要大大高于一次性审批。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