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媒体调查发现,五花八门的食品添加剂正成为众多餐馆调味揽客的“利器”。不少光鲜亮丽的美食背后,都存在滥用或非法使用添加剂等问题。
有媒体调查发现,五花八门的食品添加剂正成为众多餐馆调味揽客的“利器”。不少光鲜亮丽的美食背后,都存在滥用或非法使用添加剂等问题,损害了消费者健康,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工业原料。
在食品添加剂监管领域,我国有相应的使用标准,但只适用于生产企业,不适用于餐饮业。即便是被称作“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虽要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但具体标准仍不明确。法律缺位、监管不力,让不少餐饮从业者走起了捷径,选择用几毛钱的食品添加剂兑水,达到大量食材“熬制数小时”的口感效果。
对于上述问题,必须尽快出台餐饮业食品添加剂具体使用规定,明确可使用的范围、数量、含量,让从业者遵照执行,也利于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在这一新规出台之前,监管部门应加大抽查检查力度,引入电子视频系统对餐饮食品原料的清洗使用、餐饮食品的烹调制作、餐饮用具的消毒保洁、餐厨废弃油脂的回收处理等环节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在食品制作过程不涉及工艺保密的情况下,还可考虑将后厨操作现场的图像传输到前台用餐场所,让消费者直接监督餐饮食品制作过程。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