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6月15日启动,今年的主题是“尚德守法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食品安全事关基本民生,唯有以法治为保障,以道德为基石,方能构筑起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
一年一度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6月15日启动,今年的主题是“尚德守法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食品安全事关基本民生,唯有以法治为保障,以道德为基石,方能构筑起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国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的集中整治,对不法分子重拳出击,食品安全的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是,一些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仍不少,形势依然严峻,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须臾不可放松。
确保食品安全,法治是根本。食品生产的产业链长、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靠人盯人来监管,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一些不法分子之所以敢于弄虚作假、见利忘义,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是一个重要原因。
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食品安全法强调4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将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需要加快完善法规制度。面对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形势,我们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法律责任。
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要加快构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食品安全法律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公众、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共同发力。要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与消费维权渠道,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巨大潜能,形成良性互动。
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还要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要通过坚决严格的执法,让不良生产经营者付出高昂代价,切实维护法治诚信、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