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建筑网最新统计显示,5月份全国经营性用地成交面积达14884 79公顷,环比上涨接近翻番,同比上涨2 66%。同时,全国土地市场低位放量,土地成交金额涨幅较小。
百年建筑网最新统计显示,5月份全国经营性用地成交面积达14884.79公顷,环比上涨接近翻番,同比上涨2.66%。同时,全国土地市场低位放量,土地成交金额涨幅较小。
分析人士认为,3月份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一、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因此放大,价格也逐步企稳。今后,全国土地市场区域分化可能逐步放大,呈现出“一、二线城市企业拿地热情升温,三、四线城市低位放量”的局面。
以北京为例,北京5月份纯商品住宅成交量超过5000套,创年内新高。而在促进房市健康发展政策出台之前的2月份,北京市纯商品住宅交易仅2000余套。另6月3日有消息称,北京楼市纯商品住宅均价再上台阶,迈上每平方米3万元。一、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增加带动了热点区域土地市场走出低迷,呈现价涨量少的局面。
根据中原地产统计,4月一线城市合计成交住宅类土地9宗,平均楼面价达到了14012元的月度新高纪录,从溢价率看,因为北京设定了上限,导致停留在49.6%,实际平均溢价率超过60%,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有所升温。
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目前市场明显分化,一、二线城市需求基础依然庞大,而三、四线城市库存较大,存在较大风险。从供应节奏看,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都明显缩减,这加剧了房企对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争夺。
土地市场的这种区域分化符合政策预期。3月以来,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出房地产市场调控组合拳。这些政策的发布,旨在凸显“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调控意图,传递出支持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明确信号。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随着楼市放松政策的不断推出,开发商对于楼市未来预计转好,并且随着信贷环境的逐渐宽松以及市场销量的不断增加,房企重燃对土地市场的热情。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普遍面临严重供过于求、楼市需求提振乏力的情况下,房企只能更多地布局购房需求相对旺盛的一线城市,造成北上广深竞地难度激增,地价高企。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