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面是网络渠道、会员订票的爽约引发的不吐不快;一面是淘宝加价、库存充裕又让人浮想联翩。前晚张火丁国家大剧院折子戏演出现场却在开演时“惊现”不少空座。
一面是网络渠道、会员订票的爽约引发的不吐不快;一面是淘宝加价、库存充裕又让人浮想联翩。前晚张火丁国家大剧院折子戏演出现场却在开演时“惊现”不少空座,原本以为深谙垫场规律的各路神仙在第三折开场前便会潮水般涌入,但直至《春闺梦》开场,空座也并未填满。正因如此,前晚同火丁临场状态与返场曲目一并在坊间流传的,还有“居然空座不少”的抱怨。
当然,作为“相约北京”的闭幕演出,一连两晚的火丁专场同纯粹的商演性质便已不同,主办方照顾各相关部门、打理各路关系在所难免也实属无奈,而因“票务混乱”而被拒之门外的愤怒戏迷听说并未满场的消息而言辞激烈也可以理解。在售票阶段,曾经因为“民怨”太重而放出的统计一下各部门不会到场的票务资源以便重新售卖的风声,最后也因种种缘由而没能最终兑现。
自从去年复出后,一年来张火丁的票难买似乎已成为“新常态”,纵观舞台演出市场,但凡票房异常火爆的演出,如《喜剧的忧伤》等,都会伴随票务混乱的舆论非议。个中缘由不尽相同,正如此次,有人责怪中演、有人痛陈大剧院,实不知双方都有一肚子的委屈,一方是政府主导、一方则是配合保障。更有人将罪名扣在张火丁头上,甚至甩出一句“戒了吧”,不仅错怪了对象,也透支了火丁的名声。其实做到透明公开并不难,去年底的大师版昆曲《牡丹亭》同样一票难求,也不乏政府背景,但因主办方严格把控不主动送票、不预留可售票两道关,即便赠票也是现场人到取票,使得那台演出在创下开票两小时售罄的戏曲市场奇迹的同时,也做到了“0黄牛”。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