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世界各国的消费者都在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冒牌货”,不知从何时开始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面对我国国内强大的经济诱惑。
世界各国的消费者都在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冒牌货”,不知从何时开始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面对我国国内强大的经济诱惑,广阔的消费市场,“冒牌货”更是屡见不鲜,曾有段时间跟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遏制。自从电码防伪诞生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大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为我国防伪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的一系列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
什么是电码防伪
在防伪行业,电码防伪可以被称之为元老,那么电码防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每一件产品都有一组唯一的密码,被涂层封住,而后贴在产品的包装或本体之上。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之后,可以通过通过拨打防伪电话、登录防伪查询网站以及发送短信等方式,对被涂层封住的密码进行真伪查询。如果该查询密码在数据库中不存在或者已经被多次查询,那么商品就会被判定为是假货,如果是第一次查询,那么商品则被认定为真货。
拨打电话未必防伪
为了方便消费者对商品真伪的识别与查询,免费的防伪电话应运而生。
作为对商品真伪查询的“利器”,近来,防伪电话也受到了质疑。在数以万计的商品中,消费者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电码防伪标签,每一个电码防伪标签上都有免费的防伪查询电话,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在电码防伪标签上的防伪电话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可以准确的去验证真伪呢?
曾有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后发觉物品不够精致,遂怀疑是伪造的冒牌货,在打电话准备进行商品真伪查询的时候,总是忙音提示,根本打不通。随即使用发送短信的方式,得到了商品为真的回复。
经过一段时间后,因该商品出现问题,消费者便到该商品生产公司的官网上进行查询,得到的结果却是该产品并非由该公司生产,而所谓的防伪电话也是另一公司所有。
所谓的电话防伪,简直形同虚设。
假货成真,假李鬼VS真李逵胜出
电码防伪简便易行的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弊端,例如电码查验概率极低,客户把商品买回家之后基本不会进行电话的查询,即便进行查询大部分时间也会是“忙音”状态。我国的电码防伪企业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太多太滥。有些时候,电码防伪竟然存在着假货不能被检验出来,真货被错检为假货,假货变成真货等“假李鬼”VS“真李逵”胜出的事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以及注重自身品牌的厂商都对电码防伪失去了信心,“电码防伪变得再也不能防伪了”。希望我国防伪行业的大能,可以研发出更强的防伪技术,接过电码防伪在防伪行业中创造的辉煌,将其延续下去。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