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377家上市公司遭大股东减持,6家涉违规受访律师表示,按证券法相关规定,股东违规减持获得的收益应全部上缴公司。
1377家上市公司遭大股东减持,6家涉违规受访律师表示,按证券法相关规定,股东违规减持获得的收益应全部上缴公司。
随着A股大盘的逐渐走高,个股股价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而股市的上扬也引发了上市公司股东和高管的大举减持,甚至有部分公司出现了违规减持的情况。
截至5月19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合计有1377家上市公司遭大股东减持。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天虹商场、金力泰、兔宝宝、长江润发、芭田股份和孚日股份等6家公司发布了违规减持公告,主要是公司控股股东、大股东和部分董监高有违规减持行为。
其中,金力泰和长江润发的违规减持分别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而天虹商场则是公司股东违规减持;兔宝宝和芭田股份是高级管理人员有违规减持行为;同时,兔宝宝和孚日股份有公司董事和董事配偶违规减持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只有恒邦股份1家公司发布违规减持公告。
据天虹商场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公司控股股东中航投资的违规减持行为是他们自己发现并告知上市公司的。而且中航投资认错态度诚恳,并积极上缴了部分收益。
不过,有市场人士对于天虹商场股东仅上缴实际收益1%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收益应该全部上缴。
对此,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按照证券法的规定,股东违规减持所获得的收益应全部上缴给公司。交易所可以对股东予以谴责,证监会也可以进行立案调查,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同时,上市公司也有权利向公司股东进行追讨。
“获得的收益要全部上缴,也就是说扣除成本后的收益应全部上缴给上市公司。”杨兆全律师如是说。
对于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行为,杨兆全律师认为,有的公司是因为对相关规定不熟悉,或者一时疏忽。有的则是受不起股价上涨的诱惑,故意违反规定卖出股票,对这样的行为应该严惩。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