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按理说,这类app对那些计划(新年)减肥和想吃的(看起来)健康点的朋友们应该挺有用的。不过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最近发现,人们好像不太待见这类应用。
我们说的是那种,能提供记账式的每日饮食和运动卡路里记录的,美食日志类app。
按理说,这类app对那些计划(新年)减肥和想吃的(看起来)健康点的朋友们应该挺有用的。不过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最近发现,人们好像不太待见这类应用。他们举例说,在190,000个下载了美食日志app的人中,只有3%的人会用超过一周。
为了搞清楚这到底是为啥,研究者调查了141位美食日志使用者,还分析了MyFitnessPal,FatSecrt和ColorieCount等论坛里搜集来的5526篇帖子。
他们发现使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社交功能帮了倒忙
许多美食日志类app都有社交的功能,他们原本的想法是这样的:让大家互相评论互相鼓励,形成一个反馈的环路,从而黏住用户。当然是在社区活跃的前提下,事实上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眼看着和你互相关注的小伙伴都不上了,自己也懒得上了。
有一位FatSecret曾经的用户说:“后来每次登陆就看到又一批朋友退出了,剩下的都是炫耀自己减肥超成功的,而我,一点进步也没有,这不找虐吗?”
2.准确记录每天摄入的食物很麻烦
如果你吃的是连锁店的快餐,那找到食物的卡路里含量也不难,上它们网站查就行了。可如果你在家做饭,且心血来潮使用了猎奇酱料比如咖喱椰浆冬阴功酱什么的,对不起,只能靠估计,最后差个几百大卡都是常事。
那么问题来了,要准确就只能顿顿吃快餐,可吃快餐还减啥肥呢?如果不要准确……不要准确我还记它干嘛呢?
想到这用户们幡然醒悟,愤而离场,从此停止使用该应用。
3.在朋友面前公开使用会有羞耻感
有用户反馈说,给每顿饭记营养账这事很羞耻很难低调啊。
情景重现如下:
当你的朋友盛情邀请你去他家吃饭,你却全程坐立不安纠结该怎么开口问他这顿饭里都有啥配料。当你按住拍完照片准备开动的胖友们说等等,我记一下卡路里先……
在减肥成功之前,你可能已经变成了一个孤独的胖子。
也是有点悲伤。
总之,这类app功能有限且自相矛盾,想减肥是指望不上了。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