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3年广州进口食品15%不合格,涉及多家跨国大牌企业。品客薯片检出转基因成分,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热度逐渐减缓。
近3年广州进口食品15%不合格,涉及多家跨国大牌企业。品客薯片检出转基因成分,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热度逐渐减缓。
近年来,进口食品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相应的“洋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消费者关注。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日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近3年来,广州口岸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率达15.67%。其中包括宝洁品客薯片被检出转基因成分、合生元猪肝粉被查出瘦肉精超标等。
去年不合格检出率同比增八成
据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数据称,广州口岸年进口食品货值近百亿美元,约占全省的80%,占全国的20%,在全省和全国均位居第一。进口食品有37个大类,共上万个品种,进口货值前五位的商品分别为:食用油、乳制品、大米、肉类和糖果。
随着进口食品数量、种类的迅速增长,进口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称,近3年来,广州口岸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率达15.67%。仅以进口深加工食品为例,去年检出不合格食品4370批、货值1.6亿美元,不合格检出率为20.4%,同比增长81%。
上述汇报材料中,详细披露了市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类商品(以食品为主)的检验检疫情况,结果发现问题不少:进口乳制品,87吨奶粉中检出亚硝酸盐残;进口酒类,法国多批进口酒塑化剂超标;进口保健品,品客薯片检出转基因成分;进口食用油,发现用果渣油冒充橄榄油;进口粮谷,超三成批次检出有害生物;进口水果,127批次检出携带有害生物以及高端餐叉致癌物超标258.7倍。这其中包括,多批法国进口酒中发现塑化剂超标,康力士等公司蛋白质粉、仙妮蕾德公司进口植物浓缩营养粉、宝洁公司(P&G)进口品客薯片检出未主动申报的转基因成分,合生元公司进口的美国猪肝粉中查出莱克多巴胺(一种新型瘦肉精)超标等。
街边零食店食品“水货”多
广州市民对进口食品有何看法?昨日,记者在市区几家大型超市的进口食品专区看到,每家超市的货架上都摆满了来自韩国、美国、泰国、印尼等10多个国家的进口食品,选购的顾客络绎不绝。记者并没有发现此次公布的十类进口问题食品。
在天河区的一家大型超市里,正在选购薯片的韩女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女儿很喜欢吃薯片,在看到品客薯片含转基因成分的消息后,她表示了担忧:“没想到如此知名的品牌都会出现问题,实在让人闹心”。
近日,广州自由自在进口食品专营店做的一项测试显示,在对待进口食品的态度上,消费者购买热度稍减,消费观念趋于理性。其专营店负责人称,广州街边零食店里的不少进口食品都是“水货”(走私产品),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水货品质不能保证,在恶劣的运输条件下,食品很有可能因高温而变质”。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