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平安银行成为首家发力P2P平台资金存管的银行之后,平安、民生、中信、浦发、交行以及华兴银行等银行也开启了对接P2P资金存管或清算业务。
对接P2P业务尚未运营
“平安银行其实早在去年就开始陆续和P2P平台接触,他们的系统很早就做好了,去年也已经签了好几家平台,但是存管业务一直没有真正用起来,可能是要等到监管明确之后。”新联在线首席风控官对记者表示。
而今年3月份与平安银行达成合作协议的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也对记者证实,虽然他们已和平安达成合作协议,但目前还只是协议,存管业务还没有正式开展。
除了平安银行之外,今年1月份,P2P行业最早成立的公司宜信也宣布与中信银行达成“资金结算监督业务模式”,双方将在资金结算监督、大数据金融云、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合作,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
据华兴银行互联网银行部副总经理邱岩介绍,华兴银行提供给P2P平台的资金清算服务是点对点进行,P2P平台的投资者将会同时开通在华兴银行的“弱实名电子账户”,充值的钱也会直接到达该电子账户,当投资者进行投标的时候,银行则会冻结该笔资金直至满标,资金也不经手平台,而是直接从银行划拨给借款人。
此外,根据此前宜信CEO唐宁介绍,中信银行与宜信的合作也是采取点对点的模式。“我们和银行合作,是要把平台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做分离,客户资金的每一笔交易都得到见证,平台的服务费、平台的风险金机制全流程将更透明。”唐宁表示。
实质上做的就是托管
“与第三方支付的资金存管模式相比,银行这种点对点的清算模式肯定更为'靠谱',因为第三方支付开设的是虚拟子账户,存管在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最终还将是由第三方支付存放在其开户的银行,但若是由银行点对点清算,投资者的钱是直接划归到其在银行开始的弱实名账户。”罗浩杰对记者分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平台资金与银行对接的模式大不同,有的叫清算,有的叫存管,也有的叫托管,这其中到底有何差别?
“实质上做的就是托管业务,但由于监管一直没有定调,大家便绕道清算、存管业务,本质上的托管应该是指点对点的账户监管,但有不少平台为了给自己增信,单纯一笔风险保证金存在银行也对外称是托管,这种夸大宣传的就应另当别论了。”一位接近电子银行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实质上,按照目前《商业银行客户资金托管业务指引》的规定,目前很多银行与P2P合作的点对点存管或清算业务实质上均属于资金托管业务的范畴。
根据上述指引定义,所谓客户资金托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接受客户的委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安全保管客户资金、办理资金清算、监督资金使用情况、披露资金保管及使用信息等职责,为客户保障资金专款专用、提高效率、防范风险、提升信用的资产托管业务。
投资风险仍存在
如果平台做到了点对点的账户资金监管,那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实质上不然,账户监管只是保障了投资者的资金独立和安全,并不代表投资行为的安全,投资者应该注意区分,投资风险还需自己承担。
“就华兴银行与平台的合作而言,银行只负责对平台的资金清算,其他的没有关系,也没有责任去判别项目真假。”邱岩对记者表示,银行提供的只是清算服务,与平台本身的项目风险无关,银行的责任只在于资金清算,并不对项目真假或安全性负责。
综上所述,投资者不仅应当对平台与银行合作的类型要有理性认识,同时也要认清,投资风险并不会因为第三方资金托管而消失。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