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继京东众筹、淘宝众筹、平安众筹陆续上线之后,全国首家以社群社交为属性的众筹平台,也是首家专注于服务投资人的社区—爱投社上线开放。
继京东众筹、淘宝众筹、平安众筹陆续上线之后,全国首家以社群社交为属性的众筹平台,也是首家专注于服务投资人的社区—爱投社上线开放。这也将成为众筹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事件。
众筹虽火,但实质参与人还很少
据爱投社总经理罗贤有介绍“截至2015年全国范围上线的众筹平台已经多达100余家,比2014年翻了一倍还多。相比行业的热炒,实际上股权众筹的注册投资用户约50万人左右,实际发生投资行为的用户1万不到,可见众筹的参与人还很少,这与目前对投资人的服务远远不够有关。”投资人需要一个能够了解众筹投资、学习交流众筹投资的园地。
做好投资人服务和成长引导是关键
中国证监会12月在北京举行的股权众筹座谈会上着重强调了众筹的投资者教育和投资人成长问题。当时出席会议的罗贤有深有感触”监管部门希望参与众筹的都是具备投资能力的成熟投资人,而实际上了解众筹投资、具有独立投资判断能力的群体还很少。监管层拿不出很有效的判断合格投资人的方法只能从投资门槛上做出要求,这样其实有悖于众筹的大众参与本质。”
长期研究互联网金融并且投资过P2P平台的宋宇红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很深刻,他说“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是强调收益强调保障,对于投资人的态度是圈圈骗骗,不讲究把产品给投资人讲明白,而众筹千万不能走这样的路线,众筹一定要讲究”教“投资人投资,不具备投资人培育能力的机构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做好投资人教育和引导是众筹平台必须要做的事情”深圳华商律师事务所的侯陆军律师长期研究股权众筹,现为多家众筹平台的法律顾问。他从法律实操角度特别看重投资者是否具备了成熟合理的投资行为认知。
首位提出社群概念引入股权众筹
投资者成长是很重要也是很难的一项任务,“爱投社的尝试是把投资人学习成长通过社交交流的方式去实现”罗贤有说。早在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股权众筹联盟成立大会上,实际操作众筹已有一年的罗贤有就做了题为“众筹的社群化思考”的主旨演讲,并在当期的《互联网金融》杂志和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阐述如何将社群概念引入股权众筹。他当时提出“除了审核项目和严选领投人,应该发展一种内生力量来引领平台的发展,这种力量就是社群。
化繁为简,迭代实践
“人与人的交流是学习的最大途径。儿童不会读书识字,就是在谈话交流中学会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投资也是一样,我们认为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课程也不需要多么设计精巧的培训。在社交中,用户就能够快速吸收知识和经验;在社群中,用户就能激发出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爱投社现在已经推出了一个化繁为简的功能:圈主。邀请有经验的投资人入驻平台,与大众投资人交流,同时平台本身也和大众投资人形成交流,开放功能设计环节。运用快速迭代、用户参与的方式不断实践。
首创之路,价值之路
某位著名投资机构投资人说:“爱投社首创了一条社交众筹之路,选择了专注服务于投资人,这是他所欣赏的落到实处的价值主张。投资人能够感受到服务,感受到进步,就会愿意聚拢在一起。这会是一条美好之路”。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