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日,第一太平戴维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受年初淡季影响,上海楼市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供求同环比双双下降,不过成交价格依旧坚挺,达到人民币每平方米28500元。
昨日,第一太平戴维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受年初淡季影响,上海楼市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供求同环比双双下降,不过成交价格依旧坚挺,达到人民币每平方米28500元。
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新增供应共计约18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3.3%,同比下降44%;累计成交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4%,同比下降4.9%。而受新增供应减少影响,待售面积下降至1240平方米。
第一太平戴维斯认为:“成交面积的下降是由于供应的减少,‘330政策’落地后反应到市场层面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政策利好的进一步释放,开发商推盘速度增快,我们看好第二季度市场的表现。”
而从投资市场看,第一季度上海投资市场共达成五宗主要交易,总金额3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2%。所有交易均由内资买家买入,其中90%为写字楼成交。
报告分析,内资自用型买家占第一季度成交比重54%,项目集中于非核心区域,计划长期持有。基金仍青睐市中心低价值资产,寻求提升附加值。开发商则更多计划通过散售实退出。
报告表示,对于即将到期的基金项目,持有人多接受一定幅度的价格折让以实现按时退出,因而导致第一季度机会型基金写字楼毛收益率升至6.1%。
第一太平戴维斯负责人认为:“随着后续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降息、降准、购房贷款优惠等政策或将陆续推出,这些刺激性政策有望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多资金支持。同时某些标杆性物业资产正吸引意向买家,预计年内仍有数宗交易有望达成。”
在上海零售市场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商圈空置率环比小幅上升0.3个百分点至4.4%,其中,南京东路和虹桥的空置率最高。
第一太平戴维斯认为:“无论是核心商圈和非核心商圈所面临的招商压力都在逐步增加,多个商圈有大量新项目期待入市,租赁市场竞争激励;加上零售商扩张意愿不高,建议商圈先以较低的租金价格来吸引零售商入驻。”
在甲级写字楼市场方面,2015年上海写字楼市场供应放量,核心区在剩下三个季度还将有13个项目,共约863,600平方米新增面积入市;而非核心区将有20个项目,共约142万平方米新增供应入市。
第一太平戴维斯分析指出,写字楼市场分散化、去中心化趋势更加明显,非核心区地价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迅速完善,吸引力渐增。而且年内市场供过于求,租赁方将从中受益。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