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争夺“siri”聊天机器人专利,苹果公司起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要求撤销认定上海智臻公司“小i机器人”专利有效,法院未予支持。
为争夺“siri”聊天机器人专利,苹果公司起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要求撤销认定上海智臻公司“小i机器人”专利有效,法院未予支持。今天下午北京高院终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审查决定。这意味着“siri”目前还可以在中国地区使用。
具有人机交互智能系统的小i机器人是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自2004年发明后,三大手机运营商的手机短信客服都使用了其技术。
Siri成立于2007年,2010年被苹果以2亿美金收购,最初是以文字聊天服务为主,随后通过与全球最大的语音识别厂商Nuance合作,Siri实现了语音识别功能。2011年12月6日,苹果公司首次在其发布的iPhone4S手机上推出Siri,即智能个人助理服务,其后又在iphone5、iPad mini、iTouch4等产品中陆续搭载Siri。
智臻公司于2012年6月21日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苹果公司声称其在中国没有诉讼材料接受机构,法院启动境外司法送达。
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法院分别进行了三次庭审。
在此期间,苹果公司与小i机器人之间还有一场行政官司。
2012年11月19日,苹果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宣告小i机器人专利无效。2013年9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认定有效。苹果公司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2014年7月8日,北京市一中院宣判,苹果公司提出的小i专利涉及的多项相关技术不公开、不充分等的一系列主张不成立,法院不予支持。同时,小i机器人的专利具有不可争辩的创造性、新颖性、稳定性,维持原专利委员会做出裁定有效。由此,苹果公司败诉。苹果公司提出上诉。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