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4日对外通报,自2014年10月上旬开展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安全专项检查中,共检查涉药单位120多家次。
据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4日对外通报,自2014年10月上旬开展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安全专项检查中,共检查涉药单位120多家次,共抽样中药材、中药饮片511批次。其中,有10批次样品由于标准原因而退检,实检样品107个品种501批次,检验结果为13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6.3%。
从涉药单位分析:按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统计,生产单位抽样131批,不合格率为13.7%;经营单位抽样105批,不合格率为31.4%;使用单位抽样265批,不合格率为30.6%。结果显示,经营和使用单位抽样样品不合格率较高。经营单位中,药店抽样样品的不合格率最高,为45.0%;县级医院为38.8%;市级医院为31.6%。
在近日举办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监督检查“防风行动”通报会上,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通报了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造假、掺伪、非正品替代正品、掺泥沙或其他成分增重、提取过的药材或饮片药渣再流通药用、非法染色、非药用部位过多、不按炮制规范炮制、不同药材品种混用、含量偏低或水分超标等。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称,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一些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质量意识淡化,进货把关不严,有的重价格、轻质量,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流于形式,在药店和市、县两级医院尤为突出。二是存在管理放松的现象。有些企业通过了GMP认证后,放松了管理,未严格执行GMP的要求。三是不排除有些经营管理者为了谋取更高的利益,无视产品质量,铤而走险,以假冒真,以次充好。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今年,新一轮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还将继续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防风行动”,重点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开展全省GMP认证跟踪检查和药品生产飞行检查。
通报称,如果再次被抽验有制假行为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视情况,予以停产整顿、收回GMP证书、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或移送公安机关等。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