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针对近日某平台推出一款“跌停险”接受预约购买,保监会4月9日发文提示,该投资社交平台预约投保有违法之嫌,希望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提高警惕,注意风险。
针对近日某平台推出一款“跌停险”接受预约购买,保监会4月9日发文提示,该投资社交平台预约投保有违法之嫌,希望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提高警惕,注意风险。
4月1日,某互联网投资社交平台推出一款可预约与股价波动相关的“跌停险”产品,该网站称其目前正与国内某保险公司进行合作,不久将正式推出此产品。这款产品会不会步“世界杯遗憾险”、“贴条险”等产品的后尘,抑或成为互联网保险的创新产品,广大保险消费者面临诸多疑问。
为此,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
一是保险风险是指尚未发生的、能使保险对象遭受损害的危险或事故,具有客观性、可能性和偶然性。保险风险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不可控,而股票“跌停”是可以受人为因素影响的。之前的“世界杯遗憾险”、“贴条险”等,这些产品虽然带着“险”字,但并未体现保险对客观事件的风险管理功能。
二是该投资社交平台预约投保有违法之嫌。根据我国《保险法》中的相关规定,只有保险公司才是开发保险产品的合法机构,且所开发的产品需向中国保监会报备,才可由保险公司或具备资质的保险中介机构进行销售,目前,我会未接到有保险公司开发此类险种的报告。该投资社交平台虽然声称正在与保险公司合作,计划利用保险公司的优势推出该款产品,但是其通过网站预约投保的行为有违法之嫌,我会将对相关情况作进一步调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三是保险创新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保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功能。而“跌停险”类似对赌游戏,有“博彩”嫌疑,利用“跌停险”对股价波动进行保障有可能进一步放大金融风险。我会鼓励“互联网+”与保险结合的创新,但坚决反对打着产品创新的幌子,误导消费者对保险的认识,开发或销售带有赌博或博彩性质的产品。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