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销售破百亿也没有让京客隆走出零售寒冬。据京客隆最新发布的2014年业绩报告显示,京客隆去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0 07亿元,增长3 9%。
销售破百亿也没有让京客隆走出零售寒冬。据京客隆最新发布的2014年业绩报告显示,京客隆去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0.07亿元,增长3.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133万元,下降27.6%。在北商商业研究院分析看来,零售业持续遇冷背景下,京客隆的“王牌”批发业务吃紧,国有体制又让其缺乏灵活变革机制,净利持续下降的京客隆亟待转型。
净利三连降
京客隆净利润下降已经持续多年,其2013年财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为95.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5705.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7%。2012年财报则显示,京客隆营业收入91.84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约6.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1.05亿元,较2011年同期下降约50%。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虽近三年来京客隆净利滑坡有所放缓,但依然处于行业高位。在京客隆低迷的同时,同行却发展势头正猛。永辉引资牛奶国际、入股中百集团保持着高速增长、持续开店的态势。同为副食品商店出身的超市发,则深耕社区商业,去年实现了销售、净利双增长。
批发业务萎缩
与同行相比,京客隆王牌业务是其批发业务。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京客隆去年在批发业务上实现58.58亿元,同比增长约4.3%。毛利率为9.4%,同比下降0.5%。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起,京客隆批发业务营业额不断攀升,但其毛利率则不断下降。数据显示,2012年京客隆批发业务毛利率为12.4%,2013年毛利率下降至9.9%。
京客隆方面表示,受政府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影响,高端消费需求受到抑制,高档酒类价格下跌,毛利率有所下降。有业内人士透露,京客隆集团旗下的朝批商贸集团与国内多家知名酒企每年有几亿元的签约额,但近年来酒类市场情况不好,毛利率一路下跌。过去毛利率能有40%的酒现在降到10%。
来自北商商业研究院的分析显示,批发业务目前在我国处于萎缩阶段,增长潜力有限,单纯倚靠批发业务只是杯水车薪。
转型步伐缓慢
电商崛起让零售企业纷纷“亮剑”转型,拥有国有“基因”的京客隆则步伐缓慢。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大卖场、综合超市等业态的营业能力逐年下降,“小而美”的便利店形式成为众多零售巨头的“新宠”,麦德龙、家乐福、大润发等巨头纷纷开出便利店适应市场变化。
在便利店建设方面,京客隆已初具规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京客隆拥有零售店铺总数为285家,其中包括便利店197家。然而,规模优势并没有让京客隆加快转型步伐。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京客隆便利店(图)发现,其便利店店面500平方米的面积规模巨大,部分店面陈列杂乱,同时直营、特许加盟两种经营模式让其在便利店的管理略显混乱,服务差、购物体验不佳等问题频出。
去年底,京客隆在朝阳门外大街低调开出第一家高端便利店超市,不过有多位业内人士走访该便利店发现,虽该便利店环境有所改善,但其店面门口摆放大量饮品的动线设计并不合理,京客隆的转型之路依然漫长。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