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其印尼合作伙伴——印中商务理事会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将带领数十家国内优势产业龙头民营企业。
今天,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其印尼合作伙伴——印中商务理事会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将带领数十家国内优势产业龙头民营企业,共同在印度尼西亚建设中民印尼新型工业产业园,总投资金额超过50亿美元。这是中民投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践行企业国际化的最新举措。中民投董事局副主席李银珩周三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透露了这一信息,并进一步阐释了中民投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国际化战略。
李银珩介绍,中民投将为印尼新型工业城镇项目优先引入包括煤化工、电解铝、钢铁、电厂、水泥、基础建设、码头、远洋捕捞、互联网、公务机托管和直升机生产运营等产业。该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中民投在产融结合领域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引领国内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向海外输出中国的优势产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国内产业升级腾出空间,对国内经济转型提供助力。“我们联合一批企业一起行动会产生一定的协同性,走出去的成功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李银珩说。
李银珩告诉记者,中民投从成立之初,就将“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作为战略愿景。在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后,中民投积极响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优势,经过深入分析与实地考察,最终选定印尼新型工业城镇项目作为公司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突破点。
此前,中民投的海外布局已经迈出了不小的步子。去年6月,中民投在中英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于伦敦签署协议,承诺在欧洲设立地区总部,成立1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投资于金融服务、科技、近海工程和绿色能源等项目。今年2月14日,中民投与总部基地全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投资框架协议,投资约10亿英镑共同建设英国伦敦新国际金融城。目前中民投已在香港成立中民国际资本投资公司,在新加坡、伦敦设立地区总部,并成立了全球专家咨询委员会,包括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等均成为中民投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民投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有深入的思考。在李银珩看来,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型产业的发展,都会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泉。未来10年,新能源、节能环保、健康医疗、绿色农业、旅游、物联网、工业自动化、供应新材料等行业能在中国取得巨大的发展。“工业4.0”代表着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方向。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李银珩认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做好金融支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中民投将采取多种方式降低产业融资成本,支持经济转型升级。这些措施包括,通过财务投资和设立混合投资基金等方式介入特许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投贷联动”、“股债联合”、中介服务、不良资产处置、资产管理等业务模式和建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打造全牌照金融平台;通过境外发行低成本债券、引进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推动成熟项目境外上市等战略拓展海外投资市场等。
专访中,李银珩还透露了中民投旗下子公司的发展情况。中民投资本已经开展了各类金融财务投资,实现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中民新能在宁夏投资的2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已开工建设,另外还在围绕中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分布式发电和智能微电网建设;中民嘉业在成功竞得上海董家渡地块后,目前正在围绕新金融地产概念,力争打造包括国内外大型投资机构和主权基金在内的资本集聚中心;中民物业已经成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理事单位,正在着手组建中民物业联盟;民生国际通航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公务机托管运营商之一;中民租赁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过程中。中民投将快速做大产业基数,加快推进产融布局。
谈到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的“互动”,李银珩毫不讳言,中国的资本市场日益开放,更多海外企业来到中国的“金融心脏”上海,金融网络加速完善,人民币国际化越走越远,中民投充分享受着金融中心的便利,包括与本地金融机构的合作、众多优秀人才的集聚、各级政府的高效运转等等。李银珩表示,凭借规模大、机制活的优势,中民投将进一步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的建设。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