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豆瓣上有一则“书名为什么这么长:当代中文书名大赏”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更有出版社在微信微博上公开评选“最雷”书名。
近日,豆瓣上有一则“书名为什么这么长:当代中文书名大赏”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更有出版社在微信微博上公开评选“最雷”书名。笔者看到,这些书名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有些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你要爱上自己,给她饭吃,给她水喝,给她情书》、《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世界》、《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如果你爱上了藏獒,就不能指望他像鸡一样给你下蛋》......看到这样的文字,恐怕没有人会认为是书名,但千真万确它们都是被印在书封上的书名,不得不让人对这些作者和出版商佩服得五体投地。
书名为何越来越“裹脚布”、“无厘头”,以至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接力出版社一位营销策划主管倒是说了一句真话,他坦言:“毕竟现在是眼球经济,每年出版20多万种图书,只有提炼出图书最具卖点的东西,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是的,如今,国内的图书行业每年出版书籍数十万种,要想让一本书从千军万马中杀出,在书名上极尽浮夸之能事,以达到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也就太正常不过了。
书名越来越“奇葩”,甚至有的名家也参与其中,背后其实是一个“钱”字。换言之,不是为了“书名”确定书名,而是为了“卖点”确定书名,借喧宾夺主且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书名吸引眼球,刺激购买欲望,让读者欲罢不能,作者和出版商便可从中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说到底,这不过是作者和出版商合谋下的一种营销策略,所图的只是生易,而不是文化,甚至是在亵渎文化。
书名像人名一样,不过是一个符号,只要提纲挈领,哪怕几个字、甚至于只要一个字,就可以成为一本书的书名。如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所用的书名分别是《家》、《春》、《秋》,都只有一个字,中国四大名著也只有三四个字作为书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世界十大名著除了以人名为书名的字数略多之外,如《约翰·克利斯朵夫》,其他也是惜字如金,书名都没超出五个字,其中《童年》只有两个字、《飘》只有一个字。
其实,读者不是傻子,一个理性的读者一定不会只冲着“裹脚布”、“无厘头”的书名,更愿意买那些值得购买、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也就是说,过分猎奇的书名,不见得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购买热情,相反,可能会被清醒冷静的读者所排斥和抛弃,令书商两头不落好。退一步说,就算能让读者产生兴趣,那一定是一时的,很快就会冷却下来。现实中有几本靠炒作书名的书流传了下来?只有那些“内核”深厚的作品,才会成为读者的最爱而经久不衰。
前些年,腰封变“妖封”广受诟病,“妖封”没走,书名越来越“奇葩”,看似无关宏旨,实则凸显出当下一些作者和出版商的浮躁、图书出版炒作成风的弊病,也折射出了文化领域上的某种不良倾向。而过度猎奇的书名,一方面可能阻碍作者创作的长远发展,损害了出版事业的诚信,另一方面也伤害了文化产品创作,甚至影响文化事业的发展。故此,对书名越来越“裹脚布”和“无厘头”,不能任其下去,到该管一管的时候了。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