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酝酿超过20年、连续多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是今年“板上钉钉”的硬任务。
酝酿超过20年、连续多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是今年“板上钉钉”的硬任务。
李克强总理今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指的是存款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4.43, -0.09, -1.99%)原行长杨凯生表示,应该全面认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意义。他表示,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稳定、更健康的金融环境,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督促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经营更稳健。“因为存款保险机构不可能稀里糊涂闭着眼睛就同意保险,必须要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健,风险是不是大。”如此一来,存款保险机构变成一种准监管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有积极作用。
全球目前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机制。我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2007年曾准备推出这一制度,但2008年碰到国际金融危机,被暂时搁置,历经种种曲折,到今年,总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杨凯生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之后,会使金融机构更理性地吸收存款或进行资产经营的风险定价,也会让社会公众更理性地注意各家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健,“这些都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5.58, -0.12,-2.11%)行长张建国看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已到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风险偏好变化与信用风险爆发的几率增加,需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范系统性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的费率如何确定?杨凯生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初期,会实施统一的费率。目前世界上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有统一费率也有差异性费率。统一费率最大的好处是便于操作、便于实施,马上就可以出台。差异性费率,则有利于存款保险机构判断吸收存款机构的风险程度,风险大费率就高,风险小费率就低。但是差异性费率比较复杂的,技术上有一定的要求。“先实行统一费率,之后条件成熟再逐步过渡到差异性费率,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