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您的车召回过吗?”如今,车友之间见面聊天的内容很可能是这句话。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累计召回汽车近500万辆,实施汽车召回超过150次。
“您的车召回过吗?”如今,车友之间见面聊天的内容很可能是这句话。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累计召回汽车近500万辆,实施汽车召回超过150次,创下了我国全年汽车召回次数的新纪录。
从2004年第一例马自达 6召回到如今,汽车召回在我国已经走过十年。伴随着汽车召回的常态化,我国消费者维权仍面临种种困难。
召回门槛逐渐降低
近日,市民陈先生将自己家用的一款自主品牌汽车在4S店做了安全气囊的控制升级,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了整个召回流程。如今,召回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成为汽车消费市场中频率较高的事件。
去年全国召回汽车共涉及31个进口品牌,20个合资品牌及11个自主品牌,几乎所有品牌都有召回行为。JEEP大切诺基5次召回,成为召回次数最多的车型。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信息显示,去年全年,我国汽车市场召回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召回门槛也在“降低”。除了涉及发动机、变速箱、安全气囊等关键零部件的安全隐患召回以外,如汽车照明系统、门锁等辅助性零部件的大面积涉及隐患,部分车企也均做了召回处理。
“中国式”召回显不足
然而,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一些“中国式”召回也凸显了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不足。一些缺陷汽车本应由车企主动召回,却需要车主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维权。
速腾“断轴门”事件持续大半年,梳理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中国式召回:车主维权—舆论跟进—质检总局启动缺陷调查—约谈车企—车企宣布召回。
而车企的召回措施,被很多车主指为“打补丁”,难以消除他们驾驶时的安全隐忧,他们要求更换全新设计的后悬架,但厂家对于这一要求并不接受。“拉锯战”升级,借助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速腾车主成立了上百个维权群,开展持续至今的维权行动。
完善第三方检测制度
湖北省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行业协会会长喻志勇表示,召回制度管理上的短板一直备受消费者诟病,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另一方面缺乏专业、公正的评估鉴定手段。很多鉴定机构与汽车厂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消费者不认可其鉴定结果的情况经常出现。
喻志勇表示,这些年,国内消费者在召回问题上经常被国外车企区别对待,重要原因就是召回制度约束力偏弱,召回处罚力度不够。他建议,我国的召回制度应该加大前端监管力度,探索有效的投诉信息收集、整合机制。同时,不断完善第三方检测制度,探索公正、有效的第三方检测手段。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