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韩联社1月19日报道,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7日的报道指出,韩国消费者已不再盲目地支持韩国本国商品,而是从“爱国消费”转而开始关注一些性价比高于“国货”的外国商品。
据韩联社1月19日报道,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7日的报道指出,韩国消费者已不再盲目地支持韩国本国商品,而是从“爱国消费”转而开始关注一些性价比高于“国货”的外国商品。
《经济学家》在文章中介绍了韩国消费者“海外直购”热潮等消费者态度的变化趋势,并指出韩国企业应该改变营销策略。《经济学家》分析,在亚洲金融危机袭来的1998年,韩国消费者选择的是韩国现代汽车,而不是德国宝马。韩国消费者曾经用他们的爱国心支持国家经济,但目前“爱国消费”已不再奏效。
报道称,以现代汽车去年9月推出的新型汽车为例,其在韩国的售价比在外国的售价贵1300万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7.5万元),韩国国产汽车在内需市场上受到了“差别对待”,这也是很多韩国消费者开始对现代汽车产生反感的原因。《经济学家》认为,2009年,iPhone手机在韩国市场所占份额增长25%,这是韩国消费者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开端。10年前,韩国每100辆车中仅有1辆外国车,而现在该比例变成了10:1。另外,韩国消费者在外国网站直接购买商品的消费额,在2011年到2013年间上升了1倍,达到1.1千亿韩元,反映了消费者态度的转变。
文章指出,韩国企业如果想增强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拿出质优价廉的产品,以完胜外国产品的韩国化妆品行业为范例,重新赢回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