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电子商务法起草组透露,相关部门已经完成立法前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相应的立法程序也已启动,并力争在2015年下半年完成法律草案。
已经完成的《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电子商务立法”。另据电子商务法起草组透露,相关部门已经完成立法前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相应的立法程序也已启动,并力争在2015年下半年完成法律草案。(1月7日 《经济参考报》)
“加快电子商务立法”确有必要,能够填充当前的法律真空,使电子商务交易行为人的权益得到保障。既然立法,那么电子商务就需要与传统商务模式有所区分,找准当前立法层面的不足和空白,并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向,细致周密的做好推进工作。
当前,从《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来看,虽然与电子商务有所关联,但明显是过于宽泛和原则。从其他方面而言,也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颁布或出台的决定、意见,对于电子商务交易作出了规范,但并不是法律,缺乏强制性作用。由于电子商务交易具有流动特性,其流程和环节被分割为多个部分,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的立法模式,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
当然,电子商务立法依然需要创新和完善,而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尤其是,电子商务不光停留在交易本身,其业务正在不断创新,涵盖了多个方面。这就需要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考量和规划,厘清立法思路,将对电子商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内容,积极吸纳进法律之中。同时,对于法律层面存在的真空,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弥补和完善,避免出现死角和盲区。
根本上来看,电子商务立法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认真谋划和部署,做好统一和协调工作。通过法律层面的完善,就能够形成电子商务建设和监管的框架,在电子商务参与者之间形成有序的交易环境,让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再遭遇维权真空。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