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了公布《缺陷汽车产 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10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了公布《缺陷汽车产 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除明确汽车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在产品召回上的责任和义务外,首次将零部件生产者纳入 产品召回管理办法中。同时,《征求意见稿》明确缺陷汽车生产者需要以有效方式告知相关方,如通过媒体告知公众,通过挂号信告知车主。
去年1月1日起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中缺陷调查对象仅涉及生产者和经营者。而本次《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和受委托的省级质检部门开展缺陷调查,可以进入生产者、经营者、零部件生产者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本次《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出:“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汽车产品可追溯信息管理制度,确保能够及时确定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范围并通知车主”。对此,意见稿在罚则中拟明确生产者存在5种违反规定情形且逾期未改正的,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对于汽车产品生产者的权利,《征求意见稿》也给予了充分考虑。其中,拟明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认为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向生产者发出缺 陷汽车产品召回通知书,通知生产者实施召回。生产者认为其汽车产品不存在缺陷的,可以自收到缺陷汽车产品召回通知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国家质检总局提 出书面异议,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然后组织与生产者无利害关系的专家对生产者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论证;生产者申请听证的或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工作需要认为有 必要组织听证的,可以组织听证。
另外,征求意见稿要求,生产者实施召回应当按照质检总局的规定制定召回计划,并自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或被责令召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质检总局备案;同时以有效方式通报经营者。生产者要通过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发布缺陷汽车产品信息和实施召回的相关信息,30个工作日内以挂号信等有效方式告知车主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避免损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措施等事项。同时,生产者应当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等方式接受公众咨询。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