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日,海淀首个自住型商品房海淀·嘉郡正式摇号,也是今年最后一个摇号的自住房项目。据悉,今年已有22个自住房项目领取了预售许可。
昨日,海淀首个自住型商品房海淀·嘉郡正式摇号,也是今年最后一个摇号的自住房项目。据悉,今年已有22个自住房项目领取了预售许可,进入摇号和销售环节,新增供应量超过2万套。据北京住建委、链家地产研究部的统计显示,截至12月23日,自住型商品房签约1.43万套,占新房(不含保障房)成交6.19万套的近四分之一。
低价吸引刚需入市
昨日上午10点,海淀区的首个自住房项目——海淀·嘉郡正式公开摇号,共推出2070套房源,主打户型为85-95平米两居、三居,均价20000元/平米,共吸引27939户申购家庭参与摇号。
“我准备买房结婚,对于在城里的上班族来说,购买自住房一是价格能承受,二是交通方便,这个项目应该是海淀最便宜的新盘了。”在摇号现场,一位年轻人告诉记者。
随着首个自住房金隅·汇星苑在今年6月底选房,自住房对新房市场的影响自今年7月开始逐渐显现,自住房因为不愁客源集中签约,10月自住房网签量曾占据新房一半比例。根据统计,截至12月23日,全年自住房签约1.43万套,占据新房(不含保障房)四分之一。而在价格上,包含新房的均价全年约25318元/平米,而自住房均价仅为17924元/平米。自住房对于拉低新房价格有明显作用。
伟业我爱我家预计,全年新房剔除保障房成交约7.5万套左右,其中自住房约1.8万套。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表示,自住房入市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市场均价,迫使定位刚需的项目开发商调低开盘价,区域自住房与刚需盘的价格差距也会逐步缩小。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自住房吸引了大量的刚需人群,对平抑北京房价起到了一定作用。
影响楼市最关键因素
据北京中原地产统计数据,北京年内新房住宅项目销售突破20亿的合计5个,其中2个自住房项目,而单盘销售额最高的则是金隅·汇景苑(自住房)项目,为48.64亿元。
北京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自住房将是影响2014-2015年上半年最关键的因素,即使在信贷政策松绑的情况下,因为自住房的大量供应,北京的房价依然难以有上涨的可能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