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黄如白预计,在监管机构2016年全面实施该体系后,偿付能力管理框架将更为先进与全面,同时与国际监管标准看齐。
“中国针对保险业新的偿付能力框架将对保险公司产生积极作用,特别是大型公司。” 12月9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发布的一份题为《基于风险的偿付能力体系预示中国保险业进入新阶段》的报告中如是表示。
中国监管机构将在近月内完成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偿二代),并将在之前进行最后一轮的测试。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黄如白预计,在监管机构2016年全面实施该体系后,偿付能力管理框架将更为先进与全面,同时与国际监管标准看齐。
得益于不断加强的偿付能力机制, 中国保险业与监管机构正在得到完善。但这一行业发展未来仍将面临一些挑战。
“相信因为市场的激烈竞争、操作风险不断加剧、巨灾风险暴露扩大, 以及投资市场波动、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市场从侧重于规模增长转变为更多侧重于专业技术和风险导向的承保仍需要时间。”黄如白表示。
不过,“这一行业还需要更多的经验丰富和资深保险专业人士,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较为短缺。”黄如白说。
偿二代将定量风险评估之外同时强调风险控制、增加透明度和监管。标准普尔相信,监管机构将在偿二代中保留专门针对中国情况的指标。
就此,黄如白表示,“相比之下, 偿二代与我们在对保险公司进行信用评估时考虑的因素更为一致。我们有评级的中国保险公司在过去10年间一直改善其治理和风险控制,特别是在过去四五年,但它们的风险文化、偏好和容忍度距离国际标准还有一段距离。”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