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津市消协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家电类“延保纠纷”居首位,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家电企业做出高于国家“三包”规定的售后服务承诺。
天津市消协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家电类“延保纠纷”居首位,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家电企业做出高于国家“三包”规定的售后服务承诺,但在服务时收取额外费用;二是家电销售企业提供延长保修服务,而保修范围和相关费用的限定不作明示。
所谓“延长保修”,即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或电子产品时额外支付一定的费用,购买“三包”到期以后的保修服务。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延保服务与厂家提供的“三包”有所不同,国家“三包”规定中,“包修”主要是指在“三包”有效期内,厂商提供完全免费的维修服务;而“延保”大多是商家为促销推出的增值服务,服务提供方有厂家也有商家,还有商家与第三方延保公司合作经营,或由专门的延保公司独立经营。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张德志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三包”属于企业必须提供给消费者的最低保障,如果超过时限,延保合约未约定零配件免费,只能说企业可能利用消费者不重视、不熟悉条款来谋利。张德志建议,“针对更新换代较快的电子产品与使用频率高且长年使用的大家电,是否购买延保服务效果是不同的,消费者最好结合自己使用的环境、购买力水平来综合判断”。
对于商家要求延保期内维修需支付配件费的行为,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表示,说延保不等于“延包”,实际上是偷换概念,误导消费者。“延保其实是商家为了拉拢顾客提供的服务,但是有的延保变成了文字游戏,并不是真的免费保修”。邱宝昌提醒广大消费者,首先要明确延保究竟保什么;其次要有合约意识,要对延保期内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书面确认,投诉时就很容易认定责任;如果不问清楚,事后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纠纷就难以避免了。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