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新华社电近日,郑州市民在地铁站服务中心充值时,被工作人员告知最低须充值50元,且也只能充50元或50元的整倍数。市民表示这样的最低消费规定实在太“霸道”。
据新华社电近日,郑州市民在地铁站服务中心充值时,被工作人员告知最低须充值50元,且也只能充50元或50元的整倍数。市民表示这样的最低消费规定实在太“霸道”。
称系统只认50元倍数
郑州“绿城通”是公交车和地铁通用卡,从2013年12月23日起发售。然而,原本一项便民的公共服务设施,却搞起了“最低消费”——50元起充,引发很多市民不满。
市民杨先生刚从天津回到郑州工作,为方便乘车,办理了“绿城通”,不想却感到很窝心。“一张卡,押金30不说,还必须充值50或者100,难道没50块就不让坐车了?”
对于此举,记者采访多个地铁站服务中心,工作员都没有给予过多解释,只是说系统只认50元和100元。
在“绿城通”使用须知上写着:不记名,不挂失。充这么多,若是卡丢了怎么办?诸多市民有此顾虑。对于这种担忧,地铁站工作人员回答简洁:“这个我们不管。”
限额涉嫌强迫消费
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郑州轨道运营分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杨勇告诉记者,这规定是为了减少乘客充值的频率,节省乘客时间,为更多乘客提供充值服务。
同时,地铁运营公司表示,5家绿城通客服中心、5家公交卡充值点、4家银行的营业厅、中国移动G3商城以及两家合作商家的便利店,并没有50元“低消”规定。但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银行和移动商城,发现每个银行只有一个窗口可以办理“绿城通”充值业务。
有市民认为,地铁运营不是一个纯商业的行为,加之有政府补贴,所以要体现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过高的额度限制,会让人质疑其规定设置的动机。
其实,地铁充值最低50元,郑州并不是个例。在长沙、武汉等多个城市的地铁站服务中心充值都须50元起,而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要求充值额为10元起。
“虽然一次性充值50元可能会减少乘客充值的次数,便于地铁管理,但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来说会带来不方便,等于是把他们拒之门外。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系统,地铁经营方更多的考虑是给群众予方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樊明说。他建议,“绿城通”发行不记名和记名两种卡,不记名卡方便快捷,支持小额充值,记名卡办理程序复杂,但可挂失。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