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教育改革之议一出,全民关注。沪浙高考改革方案一出,更是全民“解读”不断。“考改”可以倒逼“教改”。但是,教改不该止步于考改,而应关注人格塑造。
近期,教育改革之议一出,全民关注。沪浙高考改革方案一出,更是全民“解读”不断。“考改”可以倒逼“教改”。但是,教改不该止步于考改,而应关注人格塑造,最终还是要以人为本,教书更要关心育人。活泼泼的孩子,永远比冷冰冰的分数有意义。
那么,学校的人格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不妨选一个点来议一议。学生上学,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长,大家难免会有矛盾,会有不同意见。这个不同意见和矛盾,如何表达和解决,也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现在常常听到有小孩“诉苦”今天在学校被人骂了、甚至被人打了,有的家长就会迫不及待地“教育”道:你一定要骂还他、打还他,否则以后怎么得了;社会上有形无形之间,也往往倾向于“以怨报怨”,如果是以德报怨,可能会被看作无能。
总之,先用一个响亮、冰冷的“不”字,把自己的“强”给支撑起来,至于其中的是非曲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反而放在其次,甚至并不关注了。
人格塑造不但要关注性格、气质、品德和信仰等,还要关注人的尊严和魅力等,教育学生善于倾听意见,善于化解纷争,也是一种人格塑造。
人际互动,并非一个“不”字那样的生硬。远离生硬表达,要凭借好教育来拆解做人的“独木桥”。这与考改用“立交桥”来拆解社会选拔的“独木桥”,是一个道理。两者打通,教改才算成功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