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多家保险公司受到保监会监管,要求下架网销产品,不难发现,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保监会的监管决心。
作为保险行业的“蓝海”,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在众多保险公司的推动之下可谓十分迅猛。然而,近期多家保险公司受到保监会监管,要求下架网销产品,不难发现,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保监会的监管决心。在9月11日的“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保监会正在制定互联网保险监管规定,要求做到能放的尽量放开。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国内互联网保险行业保费规模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三年间增幅为810%。然而,对比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保险行业,目前却还没有更具针对性的细则出台。
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多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都曾表示,当下都是在依靠高收益理财保险在拓展市场,保险公司几乎无盈利,甚至补贴客户的理财保险收益。而另一方面,“奇葩”保险层出不穷,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多在网络上线,打着创新的旗号,实际上是摆出噱头来吸引消费者。
高收益理财保险的热销和“奇葩”保险的面市,不仅是引来了消费者的讨论,同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上月,保监会连发五道监管函直指产险产品开发问题,不出半月,又再次叫停国华人寿、珠江人寿等公司的网销产品。由此保监会的监管决心可见一斑。
然而,摆在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面前的问题是,行业创新势在必行,但是创新方向又在何方?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上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表示,保监会高度重视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创新,目前也正在抓紧制订监管办法。
而对于监管态度的问题,陈文辉表示,监管层的态度是能放开的尽量都要放,否则今天不放明天还要放,明天不放后天还要放。而后天不放,真要真正被颠覆了。可见监管层对于互联网保险这个快速发展却还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以一种包容、积极的态度对待其成长。
此外,对于互联网保险的风险控制问题,陈文辉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高度关注风险的不可测性。同时,传统保险的风险依然存在,这些风险可能因为互联网的辐射效应被放大,因此也需要加以防范。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